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三)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三、主要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一)政治纪律 | 第13-14页 |
(二)延安时期 | 第14页 |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延安时期加强党的政治纪律的历史必然性 | 第16-28页 |
一、加强政治纪律是中国共产党的自身诉求 | 第16-20页 |
(一)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 | 第16-18页 |
(二)是提高党员纪律意识的客观要求 | 第18-19页 |
(三)是端正党内思想路线的迫切要求 | 第19-20页 |
二、加强政治纪律是党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 | 第20-24页 |
(一)建党之初对政治纪律的认识 | 第21-22页 |
(二)大革命失败后的经验教训 | 第22-23页 |
(三)土地革命时期的斗争经验 | 第23-24页 |
三、加强政治纪律建设是时代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 第24-28页 |
(一)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第24-26页 |
(二)国内反动势力对中国共产党的持续绞杀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成效 | 第28-40页 |
一、加强政治纪律的目的 | 第28-31页 |
(一)加强党中央的权威 | 第28-29页 |
(二)加强党的团结统一 | 第29-30页 |
(三)加强贯彻民主集中制 | 第30-31页 |
二、加强政治纪律的着眼点 | 第31-34页 |
(一)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 第31-32页 |
(二)整顿学风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 | 第32-33页 |
(三)整顿文风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 第33-34页 |
三、加强政治纪律的具体措施 | 第34-37页 |
(一)开展广泛的学习运动着力提高全党的理论水平 | 第34-35页 |
(二)着力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机构建设 | 第35-36页 |
(三)开展广泛的批评与自我批评 | 第36-37页 |
四、加强政治纪律的成效 | 第37-40页 |
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思想对当前的启示 | 第40-52页 |
一、加强党的政治纪律的现实诉求 | 第40-43页 |
(一)新时代下从严治党亟需严明党的政治纪律 | 第41页 |
(二)执行纪律乏力的现实亟需加强党的政治纪律 | 第41-42页 |
(三)党的事业和新使命亟需加强党的政治纪律 | 第42-43页 |
二、为中国共产党加强政治纪律指明了方向 | 第43-47页 |
(一)对新时代下加强党性锻炼的启示 | 第43-44页 |
(二)对新时代下加强学风建设的启示 | 第44-46页 |
(三)对新时代下加强作风建设的启示 | 第46-47页 |
三、为加强政治纪律提供了方法借鉴 | 第47-52页 |
(一)为创新干部培训提供方法借鉴 | 第47-49页 |
(二)对建立健全纪律监察制度的启示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