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8页 |
第一章 概述:门与闭门 | 第18-27页 |
第一节 “门”字探源 | 第18-21页 |
第二节 “门”的象征意蕴 | 第21-23页 |
第三节 “闭门”——有意味的形式 | 第23-27页 |
第二章 闭门何为:陆游丰富的门内活动 | 第27-41页 |
第一节 日常家居 | 第27-32页 |
一、生活琐屑 | 第27-29页 |
二、文人之趣 | 第29-32页 |
第二节 兴叹感怀 | 第32-37页 |
一、身世之感 | 第32-34页 |
二、伤春悲秋 | 第34-35页 |
三、咏史怀古 | 第35-37页 |
第三节 问道寻佛 | 第37-41页 |
一、道教与陆游门内活动 | 第37-38页 |
二、佛教与陆游门内活动 | 第38-41页 |
第三章 闭门象喻:陆游晚年心境 | 第41-55页 |
第一节 闭门谢俗子,与汝不同调——反叛世俗 | 第41-44页 |
第二节 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全身远祸 | 第44-47页 |
第三节 闭门便造桃源境,不必秦人始是仙——重返家园 | 第47-49页 |
第四节 闭门无事不胜闲,心境超然一室宽——平淡闲适 | 第49-52页 |
第五节 闭门局促还堪恨,云海何时豁此心——悲剧底色 | 第52-55页 |
第四章 闭门释因:时代与诗人的选择 | 第55-63页 |
第一节 向内转的时代风尚 | 第55-58页 |
第二节 门虽设而常关 | 第58-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