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非金属矿床(总论)论文--装饰工业和精密仪器原料论文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宝石学特征及有机成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4-15页
    1.4 完成工作量情况第15-16页
第2章 琥珀的宝石学特征第16-28页
    2.1 琥珀的形成第16-17页
        2.1.1 琥珀的形成第16页
        2.1.2 琥珀的产区现状第16-17页
    2.2 琥珀的化学成分第17页
    2.3 琥珀的光学性质第17-19页
        2.3.1 颜色第17页
        2.3.2 肉眼下的内部和表面特征第17-19页
        2.3.3 透明度、光泽第19页
        2.3.4 折射率第19页
        2.3.5 紫外荧光第19页
        2.3.6 正交偏光第19页
    2.4 琥珀的力学性质第19-20页
        2.4.1 断口第19页
        2.4.2 密度第19-20页
        2.4.3 摩氏硬度第20页
    2.5 琥珀的宝石学分类第20-26页
        2.5.1 按照产地分类第20-21页
        2.5.2 按照颜色分类第21-24页
        2.5.3 按照蜜蜡品种分类第24-25页
        2.5.4 按照成因分类第25-26页
    2.6 琥珀的常规鉴定第26-28页
        2.6.1 琥珀优化处理品的鉴别第26-27页
        2.6.2 琥珀与树脂类的鉴别第27页
        2.6.3 琥珀与塑料类的鉴别第27-28页
第3章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宝石学特征第28-43页
    3.1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产区特点第28-29页
        3.1.1 波罗的海琥珀产区特点第28页
        3.1.2 缅甸琥珀产区特点第28-29页
    3.2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品种第29-32页
        3.2.1 波罗的海琥珀的品种分类第29-30页
        3.2.2 缅甸琥珀琥珀的品种分类第30-32页
    3.3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常规宝石学参数测定第32-36页
    3.4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紫外荧光特征第36-39页
    3.5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偏光特征第39页
    3.6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放大观察第39-41页
    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谱学特征研究第43-52页
    4.1 激光拉曼光谱特征研究第43-46页
        4.1.1 实验原理第43页
        4.1.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3-44页
        4.1.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4-46页
        4.1.4 实验结论第46页
    4.2 红外光谱特征研究第46-51页
        4.2.1 实验原理第46页
        4.2.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6-47页
        4.2.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47-50页
        4.2.4 实验结论第50-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5章 波罗的海和缅甸琥珀的有机成分分析第52-59页
    5.1 实验原理第52-53页
    5.2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53页
    5.3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53-58页
        5.3.1 波罗的海琥珀第53-55页
        5.3.2 缅甸琥珀第55-57页
        5.3.3 琥珀仿制品第57-58页
    5.4 实验结论第58-59页
结论第59-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川西某锂矿区物化探特征及成矿远景
下一篇:川东北三叠系杂卤石矿层形成条件及成因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