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机电设备论文--建筑物的电气化、自动化装置论文

基于PKE技术的智能家居门禁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5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被动门禁系统研究现状第12页
    1.3 课题来源及论文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3-15页
第2章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第15-23页
    2.1 系统需求分析第15页
    2.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第15-18页
        2.2.1 系统主要功能第15-16页
        2.2.2 系统总体框图第16-18页
    2.3 PKE工作原理第18-19页
    2.4 PKE低功耗设计与分析第19页
    2.5 PKE安全性设计与分析第19-22页
    2.6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第23-40页
    3.1 PKE应答器硬件电路设计第24-30页
        3.1.1 微控制器第25-26页
        3.1.2 高频发射电路第26-28页
        3.1.3 低频接收电路第28-30页
    3.2 PKE基站硬件电路设计第30-33页
        3.2.1 微控制器第30-31页
        3.2.2 低频发射电路第31-32页
        3.2.3 高频接收电路第32-33页
    3.3 主控硬件电路设计第33-38页
        3.3.1 主控制器第33-34页
        3.3.2 电源模块电路第34-35页
        3.3.3 指纹识别模块第35-36页
        3.3.4 语音识别模块第36-37页
        3.3.5 WIFI模块第37-38页
    3.4 硬件设计的注意要点第38-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40-66页
    4.1 PKE通信协议设计第41-45页
        4.1.1 PWM编码第41页
        4.1.2 曼彻斯特编码第41-42页
        4.1.3 UHF报文设计第42-43页
        4.1.4 LF数据帧设计第43-44页
        4.1.5 通信数据的加密流程第44-45页
    4.2 PKE基站和应答器软件设计第45-48页
        4.2.1 PKE基站软件设计第45-46页
        4.2.2 PKE应答器软件设计第46-48页
    4.3 主控制器程序设计第48-60页
        4.3.1 嵌入式交叉开发环境构建第49-50页
        4.3.2 Linux驱动程序设计第50-56页
            4.3.2.1 语音识别模块LD3320驱动第50-52页
            4.3.2.2 指纹识别模块驱动第52-53页
            4.3.2.3 矩阵键盘驱动第53-54页
            4.3.2.4 WIFI模块驱动第54-55页
            4.3.2.5 温湿度模块驱动第55-56页
        4.3.3 Linux的应用程序设计第56-60页
            4.3.3.1 libjpeg和madplay程序的移植第56-57页
            4.3.3.2 主控制器的应用程序设计第57-60页
    4.4 服务器程序设计第60-65页
        4.4.1 服务器软件框架构建第60-62页
        4.4.2 服务器数据模型搭建第62-63页
        4.4.3 Web服务器与浏览器数据交互第63-64页
        4.4.4 Socket服务器与终端数据交互第64-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系统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第66-76页
    5.1 PKE应答器功耗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第67页
    5.2 PKE通信距离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第67-69页
    5.3 PKE加密安全性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第69-70页
    5.4 服务器测试及测试结果分析第70-75页
        5.4.1 用户管理模块测试第70-71页
        5.4.2 用户添加模块测试第71-72页
        5.4.3 记录查看模块测试第72-73页
        5.4.4 远程开锁测试第73页
        5.4.5 服务器压力测试第73-75页
    5.5 本章小结第75-76页
总结与展望第76-78页
    总结第76-77页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1-82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BSCAN聚类的证据融合方法研究
下一篇:重组绿色电致化学发光蛋白及其免疫分析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