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本课题的理论来源和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理论来源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2 论文研究方法和框架 | 第13-16页 |
1.2.1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2.2 本文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性格与绘画风格的定义综述 | 第16-21页 |
2.1 性格定义及形成和发展的概述 | 第16-17页 |
2.2 线条“性格”的定义 | 第17-18页 |
2.3 绘画风格的概念及与性格之间的区别 | 第18-19页 |
2.4 画家性格与线条“性格”之间的关系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油画作品中线条“多重性格”的表现 | 第21-32页 |
3.1 克里姆特、席勒在不同时期的线条“性格”表达 | 第21-28页 |
3.2 个体差异上的不同线条“性格”表达对比克里姆特、席勒 | 第28-29页 |
3.3 线条自身“性格”表现 | 第29-30页 |
3.4 艺术接受者的不同解读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形成油画作品中线条“多重性格”的因素 | 第32-38页 |
4.1 历史背景因素 | 第32-33页 |
4.2 个人因素 | 第33-35页 |
4.3 绘画风格因素 | 第35-36页 |
4.4 线条自身的功能性因素 | 第36-38页 |
第五章 油画中线条“多重性格”的价值 | 第38-42页 |
5.1 线条自身价值 | 第38-39页 |
5.2 对绘画艺术的影响 | 第39-40页 |
5.3 现实实践价值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2-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