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各国对外贸易论文--中国对外贸易论文--进出口贸易概况论文--出口贸易论文

FTA发展对中国货物出口的市场准入影响--基于贸易限制指数的实证分析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第13-15页
        1.2.1 研究框架第13-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6-33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2.1.1 FTA的内涵及外延第16-17页
        2.1.2 货物的市场准入第17页
        2.1.3 贸易政策第17-18页
    2.2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第18-22页
        2.2.1 关税同盟理论第18-21页
        2.2.2 自由贸易区理论第21-22页
    2.3 限制进口贸易政策的相关理论第22-26页
        2.3.1 关税规范理论第22-24页
        2.3.2 非关税政策理论第24-26页
    2.4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26-33页
        2.4.1 对FTA发展的相关研究第26-29页
        2.4.2 对货物市场准入衡量的相关研究第29-33页
第3章 中国的FTA建设与货物贸易的发展状况第33-50页
    3.1 中国FTA建设的历程与现状第33-38页
        3.1.1 FTA建设初探阶段(2000-2006年)第33页
        3.1.2 FTA战略提出与建设推进阶段(2007-2012年)第33-34页
        3.1.3 FTA战略加快与建设升级阶段(2013年至今)第34页
        3.1.4 中国FTA签署、谈判与联合研究的现状第34-38页
    3.2 FTA建设背景下中国货物贸易的发展状况第38-45页
        3.2.1 中国FTA伙伴国的经济规模与发展水平第39-40页
        3.2.2 FTA协定带来的货物出口市场准入开放第40-42页
        3.2.3 中国与FTA伙伴国的货物贸易发展状况第42-45页
    3.3 中国FTA发展的特点、环境及对市场准入的可能影响第45-49页
        3.3.1 已建与在谈FTA数量不断增加,但整体规模较小第45-46页
        3.3.2 已建FTA的货物贸易开放水平不一,但逐步提高第46-47页
        3.3.3 在“轮轴-辐条”模式中从辐条国向轮轴国过渡第47页
        3.3.4 FTA进度差异大,部分在谈、在研FTA前景不明第47-48页
        3.3.5 面临美欧意图重构贸易规则与体系的外部挑战第48-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FTA发展影响货物出口的相关机理分析第50-57页
    4.1 FTA影响货物市场准入条件的机理分析第50-53页
        4.1.1 通过关税政策产生影响第50-51页
        4.1.2 通过非关税政策产生影响第51-52页
        4.1.3 通过“多米诺骨牌效应”扩大影响第52-53页
    4.2 优惠市场准入体系影响出口的机理分析第53-56页
        4.2.1 对出口的直接影响机理第53-55页
        4.2.2 对出口的间接影响机理第55-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5章 中国货物出口面临市场准入条件的实际测度第57-80页
    5.1 双边市场准入衡量指标——贸易限制指数的构建第57-60页
        5.1.1 关税贸易限制指数(TTRI)第57-58页
        5.1.2 相对关税优惠指数(RTPI)第58-59页
        5.1.3 非关税措施的比率指标(FI,CR)第59-60页
    5.2 数据来源与处理说明第60-62页
        5.2.1 数据类型与来源第60-61页
        5.2.2 数据口径与处理说明第61-62页
    5.3 各项双边衡量指标的测算结果第62-67页
    5.4 对测算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67-73页
        5.4.1 TTRI的变化与分布情况第67-68页
        5.4.2 RTPI的变化与分布情况第68-70页
        5.4.3 FI与CR的均值与分布第70-71页
        5.4.4 不同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第71-73页
    5.5 对测算结果的国别比较分析第73-75页
        5.5.1 双边直接市场准入条件第73-75页
        5.5.2 双边相对市场准入条件第75页
    5.6 优惠市场准入影响中国货物出口的计量分析第75-80页
        5.6.1 模型的变量选取与构建第75-78页
        5.6.2 实证回归结果分析第78-80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80-88页
    6.1 主要结论第80-82页
        6.1.1 我国FTA发展使关税限制降低,直接市场准入条件改善第80页
        6.1.2 非关税措施限制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负向影响直接市场准入第80-81页
        6.1.3 主要贸易伙伴的FTA发展导致相对市场准入条件恶化第81页
        6.1.4 我国面临的双边市场准入条件存在明显国别差异第81-82页
        6.1.5 直接市场准入条件的改善对中国出口的促进作用显著第82页
    6.2 通过FTA战略改善出口市场准入的政策建议第82-88页
        6.2.1 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现有FTA对市场准入的改善效果第82-84页
        6.2.2 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周边及沿线FTA建设第84-85页
        6.2.3 谈判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推动RCEP等多边FTA建立第85-86页
        6.2.4 采用“轮轴-辐条”模式布局全球FTA网络第86页
        6.2.5 结合谈判对象特点提升谈判标准,完善国内配套体制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94-95页
附录第95-97页
致谢第97-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贸易增加值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研究
下一篇:广州市龙凤街品牌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