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以泉州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导论第9-21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的背景第9-10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7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3-17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7-20页
        一、研究方法第17页
        二、研究思路第17-20页
    第四节 创新之处第20-21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第21-24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21-22页
        一、地方志第21页
        二、地方志资源第21-22页
        三、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第22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22-24页
        一、服务型政府理论第22-23页
        二、公共产品理论第23-24页
第三章 我国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梳理第24-32页
    第一节 地方志功能的梳理第24-25页
        一、新中国成立前地方志的主要功能第24-25页
        二、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志的主要功能第25页
    第二节 当代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第25-29页
        一、当代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历程第26-27页
        二、当代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第27-28页
        三、民众对地方志资源利用的认知现状第28-29页
    第三节 当代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平台第29-32页
        一、数字方志第30页
        二、史志期刊或简报第30页
        三、方志学会第30-31页
        四、方志馆(库)第31-32页
第四章 泉州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及问题分析第32-52页
    第一节 泉州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势第32-33页
        一、文化积淀深厚第32页
        二、港澳台侨亲众多第32-33页
        三、实体经济实力雄厚第33页
        四、先行先试优势明显第33页
    第二节 泉州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条件第33-36页
        一、机构队伍第33-34页
        二、平台建设第34-36页
    第三节 泉州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效第36-41页
        一、服务地方领导决策的方面第36-37页
        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第37-38页
        三、服务地方中心工作方面第38-39页
        四、服务地方旅游事业发展方面第39页
        五、服务地方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第39-40页
        六、服务社会科学研究方面第40页
        七、服务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方面第40-41页
    第四节 泉州市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第41-46页
        一、问卷调查及分析第41-45页
        二、访谈及分析第45-46页
    第五节 泉州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第46-49页
        一、未树立开发利用地方志的新理念和思维第46-47页
        二、缺乏与地方志开发利用相匹配的运行机制第47-48页
        三、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广度和深度不足第48页
        四、地方志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现实的冲击第48-49页
    第六节 泉州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49-52页
        一、闭门修志的传统方志观念根深蒂固第49-50页
        二、各级方志机构人才储备匮乏第50页
        三、方志开发利用平台不足第50-51页
        四、全社会的读志用志缺乏深度第51-52页
第五章 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借鉴第52-59页
    第一节 借鉴案例第52-57页
        一、南靖:服务地区中心工作第52-53页
        二、广东:提供有效资政第53-54页
        三、汝阳:服务经济建设第54-55页
        四、镇江:开发地方文化资源第55-56页
        五、盐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第56-57页
    第二节 案例启示第57-59页
第六章 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对策第59-68页
    第一节 找准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定位第59-60页
        一、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明确地方志资源的定位第59页
        二、地方政府将地方志定位为公共服务产品第59-60页
        三、方志部门定位为地方公共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第60页
    第二节 夯实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第60-62页
        一、整合方志机构第60-61页
        二、探索开发利用新机制第61页
        三、打造复合型人才队伍第61-62页
    第三节 强化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整合平台第62-64页
        一、打造现代化“数字方志”平台第62-63页
        二、建立开放的方志馆第63页
        三、办好史志期刊第63页
        四、建好方志学会第63-64页
    第四节 完善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运作机制第64-65页
        一、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第64页
        二、建立合作研究机制第64页
        三、建立品牌运作机制第64-65页
    第五节 深挖及推广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第65-68页
        一、强化资政功能第65页
        二、找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结合点第65-66页
        三、服务于民众教化第66页
        四、提升城市品位第66-67页
        五、优化公众传播渠道第67-68页
结语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7页
附录A 调查问卷第77-78页
附录B 访谈提纲第78-79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末三国时期荆州文人群体研究
下一篇:车载毫米波雷达的机械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