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向卸载下全尾砂胶结充填体稳定性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2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8页 |
| 1.2.1 胶结充填体与矿柱围岩相互作用研究 | 第12-14页 |
| 1.2.2 充填体强度计算研究 | 第14-18页 |
| 1.2.3 数值模拟研究 | 第18页 |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技术路线图 | 第18-21页 |
| 1.3.1 胶结充填体与矿柱围岩相互作用研究 | 第18-19页 |
| 1.3.2 主要目的和技术路线图 | 第19-21页 |
| 第2章 胶结充填体与矿柱相互作用机理 | 第21-34页 |
| 2.1 胶结充填体和矿柱相互作用类型 | 第21-23页 |
| 2.1.1 胶结充填体静止压力状态 | 第21-22页 |
| 2.1.2 胶结充填体被动让压状态 | 第22-23页 |
| 2.2 胶结充填体和矿柱围岩相互作用机理 | 第23-25页 |
| 2.3 胶结充填体受力分析 | 第25-32页 |
| 2.3.1 胶结充填体三维力学模型及假设 | 第25-26页 |
| 2.3.2 胶结充填体应力拱效应 | 第26页 |
| 2.3.3 胶结充填体顶板应力 | 第26-28页 |
| 2.3.4 胶结充填体三维受力分析 | 第28-32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3章 数值实验参数确定与方案设计 | 第34-48页 |
| 3.1 RFPA~(3D)数值模拟软件 | 第34-40页 |
| 3.1.1 软件概述 | 第34页 |
| 3.1.2 RFPA~(3D)模拟原理 | 第34-35页 |
| 3.1.3 基元及其相变 | 第35-37页 |
| 3.1.4 岩石类材料非均质性及损伤模型 | 第37-38页 |
| 3.1.5 RFPA~(3D)分析过程 | 第38-40页 |
| 3.2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试块力学试验 | 第40-43页 |
| 3.2.1 试块制作 | 第40-41页 |
| 3.2.2 室内力学试验 | 第41-43页 |
| 3.3 全尾砂胶结充填体试块力学试验 | 第43-46页 |
| 3.3.1 RFPA~(3D)数值模拟参数设定 | 第43-45页 |
| 3.3.2 三维数值模型及加卸载方式 | 第45-4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4章 不同围压侧向卸荷稳定性分析 | 第48-63页 |
| 4.1 单轴压缩数值模拟分析 | 第48-53页 |
| 4.1.1 灰砂比1:4试块单轴压缩模拟 | 第50-51页 |
| 4.1.2 灰砂比1:8试块单轴压缩模拟 | 第51-53页 |
| 4.2 灰砂比1:4试块不同侧压侧向卸载模拟分析 | 第53-58页 |
| 4.3 灰砂比1:8试块不同侧压侧向卸载模拟分析 | 第58-6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导师简介 | 第69-70页 |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