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背景 | 第13-23页 |
1.1 西瓜枯萎病概述 | 第13-14页 |
1.1.1 病害特征 | 第13页 |
1.1.2 病害菌以及病害循环 | 第13-14页 |
1.1.3 西瓜枯萎病病原菌生理小种分化 | 第14页 |
1.2 西瓜枯萎病菌侵染机制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1.2.1 致病相关基因 | 第14-16页 |
1.2.2 真菌毒素 | 第16-17页 |
1.2.3 胞外水解酶 | 第17-18页 |
1.3 PDI基因家族及其功能 | 第18-21页 |
1.3.1 PDI的结构特征与家族成员 | 第19-20页 |
1.3.2 PDI的生物学功能 | 第20-21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1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2.1.1 菌株 | 第23页 |
2.1.2 试供西瓜品种 | 第23页 |
2.1.3 生化试剂与实验耗材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37页 |
2.2.1 菌株的培养和保存 | 第23页 |
2.2.2 西瓜枯萎病菌基因组DNA小量提取 | 第23-24页 |
2.2.3 CTAB法提取西瓜枯萎病菌基因组DNA | 第24页 |
2.2.4 PCR技术 | 第24-25页 |
2.2.5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25-26页 |
2.2.6 DNA克隆与载体构建 | 第26-27页 |
2.2.7 基因的敲除、回补与验证 | 第27-28页 |
2.2.8 PEG介导的西瓜枯萎病菌原生质体转化 | 第28-29页 |
2.2.9 DNA Southern blot分析 | 第29-31页 |
2.2.10 西瓜枯萎病菌RNA的提取 | 第31-32页 |
2.2.11 cDNA的合成 | 第32页 |
2.2.12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2-33页 |
2.2.13 西瓜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33-34页 |
2.2.14 西瓜枯萎病菌致病性测定 | 第34-35页 |
2.2.15 西瓜枯萎病菌的扫描电镜观察 | 第35页 |
2.2.16 西瓜枯萎病菌胞外酶活测定 | 第35-37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7-67页 |
3.1 西瓜枯萎病菌PDI基因的鉴定及突变体的构建 | 第37-45页 |
3.1.1 西瓜枯萎病菌PDI基因的鉴定 | 第37-42页 |
3.1.2 突变体的构建 | 第42-45页 |
3.2 西瓜枯萎病菌PDIs的功能分析 | 第45-67页 |
3.2.1 PDIs基因缺失突变体的菌落形态 | 第45-48页 |
3.2.2 PDIs基因参与调控西瓜枯萎病菌的无性生殖 | 第48-54页 |
3.2.3 PDIs基因参与西瓜枯萎病菌响应环境胁迫 | 第54-57页 |
3.2.4 Fon00140和Fon08535基因参与西瓜枯萎病菌的致病性 | 第57-62页 |
3.2.5 Fo00140和Fo08535基因影响西瓜枯萎病菌的侵染能力和次级代谢物质的合成 | 第62-65页 |
3.2.6 Fon00140和Fon08535基因影响西瓜枯萎病菌的胞外酶 | 第65-6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小结与展望 | 第69-72页 |
5.1 全文小结 | 第69-70页 |
5.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1页 |
附录 引物序列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