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46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电解水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研究进展 | 第15-30页 |
1.2.1 电解水催化性能参数 | 第15-17页 |
1.2.2 高效HER电化学催化剂 | 第17-27页 |
1.2.2.1 非贵金属化合物 | 第20-25页 |
1.2.2.2 非贵金属构成的合金 | 第25-26页 |
1.2.2.3 杂原子掺杂的纳米碳 | 第26-27页 |
1.2.3 高效OER电化学催化剂 | 第27-30页 |
1.3 细菌纤维素在环境与能源方面应用进展 | 第30-38页 |
1.3.1 细菌纤维素的结构及特点 | 第30-31页 |
1.3.2 细菌纤维素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 第31-34页 |
1.3.3 细菌纤维素在能源方面的应用 | 第34-38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第2章 水热合成钴掺杂二硫化钼(Co-MoS_2)及其电催化分解水性能研究 | 第46-63页 |
2.1 引言 | 第46-4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47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2.2.3 样品表征 | 第48页 |
2.2.4 电化学性质测试 | 第48-49页 |
2.2.5 理论计算 | 第4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9-59页 |
2.3.1 Co-MoS_2催化剂表征 | 第49-54页 |
2.3.2 电化学性能 | 第54-5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第3章 细菌纤维素为基体气相水热合成Co-MoS_2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63-78页 |
3.1 引言 | 第63-6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64-66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64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3.2.3 样品表征 | 第65页 |
3.2.4 电解水性质测试 | 第65-66页 |
3.2.5 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6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6-73页 |
3.3.1 Co-MoS_2/BCCF催化剂表征 | 第66-69页 |
3.3.2 电化学性能 | 第69-7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第4章 气相水热转化合成Co-MoS_2/BCCF及电解水性能研究 | 第78-103页 |
4.1 引言 | 第78-7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9-83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79页 |
4.2.2 实验方法 | 第79-80页 |
4.2.3 样品表征 | 第80-81页 |
4.2.4 电化学测试 | 第81-82页 |
4.2.5 电化学氧化测试 | 第82页 |
4.2.6 理论计算 | 第82-8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83-98页 |
4.3.1 Co-MoS_2/BCCF系列催化剂表征 | 第83-91页 |
4.3.2 电化学性能 | 第91-9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第5章 细菌纤维素为基体合成Co/BCCF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103-126页 |
5.1 引言 | 第103-10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4-106页 |
5.2.1 实验原料 | 第104页 |
5.2.2 实验方法 | 第104-105页 |
5.2.3 样品表征 | 第105-106页 |
5.2.4 电化学测试 | 第106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21页 |
5.3.1 Co/BCCF系列催化剂表征 | 第106-114页 |
5.3.2 电化学性能 | 第114-12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6页 |
第6章 细菌纤维素为基体合成Cu/BCCF及电解水性能研究 | 第126-141页 |
6.1 引言 | 第126-127页 |
6.2 实验部分 | 第127-129页 |
6.2.1 实验原料 | 第127页 |
6.2.2 实验方法 | 第127-128页 |
6.2.3 样品表征 | 第128页 |
6.2.4 电化学测试 | 第128-129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129-137页 |
6.3.1 Cu/BCCF系列催化剂表征 | 第129-134页 |
6.3.2 电化学性能 | 第134-13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41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41-144页 |
7.1 论文创新点 | 第141页 |
7.2 全文总结 | 第141-142页 |
7.3 展望 | 第142-144页 |
致谢 | 第144-1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 第1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