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经济利益共享机制研究--以袁家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我国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并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第10页
        1.1.2 共享理念及共享经济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第10页
        1.1.3 在乡村旅游社区中本地居民参与处于弱势地位第10-11页
        1.1.4 袁家村旅游发展模式成功并呈现出强大的发展势头第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12-13页
    1.4 研究内容第13页
    1.5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5.1 文献法第13页
        1.5.2 深度访谈法第13-14页
        1.5.3 个案研究法第14页
        1.5.4 扎根理论法第14页
    1.6 本文创新点第14-16页
        1.6.1 研究视角第14页
        1.6.2 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第16-26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乡村旅游第16页
        2.1.2 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第16-17页
        2.1.3 经济利益共享机制第17页
    2.2 理论基础第17-20页
        2.2.1 旅游共生理论第17-18页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8-19页
        2.2.3 扎根理论第19-20页
    2.3 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研究第20-23页
        2.3.1 国内研究进展第20-21页
        2.3.2 国外研究进展第21-23页
        2.3.3 研究述评第23页
    2.4 旅游相关利益共享机制研究第23-25页
        2.4.1 国内研究进展第23-24页
        2.4.2 国外研究进展第24-25页
        2.4.3 研究述评第25页
    2.5 文献述评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经济利益共享机制分析第26-36页
    3.1 社区主导型乡村旅游经济利益共享机制第26页
    3.2 案例介绍第26-28页
        3.2.1 案例选择第26-27页
        3.2.3 袁家村发展阶段第27-28页
    3.3 袁家村核心利益相关者构成第28-30页
        3.3.1 村集体(村委会)第28-29页
        3.3.2 原住民第29页
        3.3.3 新居民第29页
        3.3.4 外来投资公司第29页
        3.3.5 外来打工者第29-30页
    3.4 袁家村核心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共享机制分析第30-36页
        3.4.1 核心利益相关者经济利益共享机制构成第30-31页
        3.4.2 利益分配机制第31-32页
        3.4.3 利益表达机制第32-33页
        3.4.4 利益保障机制第33-36页
第四章 经济利益共享机制影响因素质性分析第36-52页
    4.1 资料的收集第36-37页
        4.1.1 资料内容第36页
        4.1.2 访谈方式第36-37页
    4.2 影响因素的开放性译码第37-43页
        4.2.1 概念化第37-40页
        4.2.2 副范畴化第40-43页
    4.3 影响因素的主轴译码分析第43-46页
        4.3.1 主范畴一:社区管理者角色第44页
        4.3.2 主范畴二:利益相关者感知水平第44-45页
        4.3.3 主范畴三:社区旅游规划第45-46页
    4.4 影响因素的选择性译码第46-47页
    4.5 影响因素的模型第47-48页
    4.6 研究结果第48-52页
        4.6.1 社区管理者角色是袁家村乡村旅游经济利益共享机制产生的根基第48-49页
        4.6.2 利益相关者感知水平是袁家村乡村旅游经济利益共享机制完善的内在动力第49-50页
        4.6.3 社区旅游规划推动袁家村乡村旅游经济利益共享机制的发展和创新第50-5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6页
    5.1 结论第52-53页
    5.2 相关建议第53-54页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附录 袁家村经济利益共享机制影响因素访谈提纲第60-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丝绸之路”背景下西安市唐文化旅游产品体验性开发策略研究
下一篇:荣成市海岸带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