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专用术语标识表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 第12-14页 |
| 1.3 论文的内容及其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 1.3.2 论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无线实时视频传输的相关技术 | 第15-27页 |
| 2.1 嵌入式系统 | 第15-19页 |
| 2.1.1 嵌入式系统结构的构成 | 第15-17页 |
| 2.1.2 嵌入式Linux系统的特点与内核 | 第17-19页 |
| 2.2 视频压缩编码技术 | 第19-22页 |
| 2.2.1 视频编码标准 | 第20-21页 |
| 2.2.2 H.264编码技术动态调整数据流的方法 | 第21-22页 |
| 2.3 实时视频传输协议 | 第22-26页 |
| 2.3.1 实时传输协议_RTP | 第23-24页 |
| 2.3.2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_RTCP | 第24-25页 |
| 2.3.3 RTP和RTCP之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 2.4 本章节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无线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硬件设计 | 第27-39页 |
| 3.1 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7-28页 |
| 3.2 系统硬件框架的设计 | 第28-32页 |
| 3.2.1 OMAP4460开发板 | 第28-29页 |
| 3.2.2 视频图像采集的设计 | 第29-31页 |
| 3.2.3 无线数字数据链接模块 | 第31-32页 |
| 3.3 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32-38页 |
| 3.3.1 开发工具的选择与安装 | 第32-35页 |
| 3.3.2 嵌入式开发平台的移植 | 第35-37页 |
| 3.3.3 GStreamer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37-38页 |
| 3.4 本章节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无线实时视频传输系统应用软件开发 | 第39-59页 |
| 4.1 基于GStreamer的应用 | 第39-46页 |
| 4.1.1 GObject对象系统 | 第39-40页 |
| 4.1.2 GStreamer开发基础 | 第40-46页 |
| 4.2 实时视频采集压缩编码模块软件实现 | 第46-53页 |
| 4.2.1 实时视频采集软件实现 | 第46-50页 |
| 4.2.2 视频压缩编码软件实现 | 第50-53页 |
| 4.3 实时视频网络传输实现 | 第53-58页 |
| 4.4 本章节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五章 无线实时视频传输系统的测试 | 第59-69页 |
| 5.1 无线实时视频传输系统测试平台的构建 | 第59-63页 |
| 5.1.1 视频数据流采集端 | 第60页 |
| 5.1.2 服务器与客户终端连接 | 第60-63页 |
| 5.2 码率自适应测试方法的实现 | 第63-65页 |
| 5.3 系统测试及分析 | 第65-68页 |
| 5.3.1 视频质量测试 | 第65-67页 |
| 5.3.2 视频实时性测试 | 第67-68页 |
| 5.4 本章节小结 | 第68-69页 |
|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