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 | 第10-13页 |
| 1.2.1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组成 | 第10-12页 |
| 1.2.2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特性 | 第12页 |
| 1.2.3 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分类 | 第12-13页 |
| 1.3 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改善性能的研究 | 第13-17页 |
| 1.3.1 提高并稳定摩擦系数的研究 | 第13-14页 |
| 1.3.2 提高材料耐磨性的研究 | 第14-16页 |
| 1.3.3 改善材料基体的研究 | 第16-17页 |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第2章 试验材料、设备及方法 | 第18-28页 |
| 2.1 试验材料 | 第18-21页 |
| 2.1.1 原料 | 第18-20页 |
| 2.1.2 材料的配比 | 第20-21页 |
| 2.1.3 粘结剂组分 | 第21页 |
| 2.2 试验设备 | 第21-23页 |
| 2.3 试验方案 | 第23-24页 |
| 2.3.1 试验工艺流程 | 第23页 |
| 2.3.2 试样的制备 | 第23-24页 |
| 2.4 物相、形貌及成分分析 | 第24页 |
| 2.4.1 X射线荧光光谱(XRF) | 第24页 |
| 2.4.2 X射线衍射(XRD) | 第24页 |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4页 |
| 2.5 物理-力学性能测定 | 第24-26页 |
| 2.5.1 密度 | 第24-25页 |
| 2.5.2 硬度 | 第25页 |
| 2.5.3 压缩性能 | 第25-26页 |
| 2.5.4 剪切性能 | 第26页 |
| 2.5.5 弯曲性能 | 第26页 |
| 2.6 摩擦磨损行为测试 | 第26-28页 |
| 第3章 铜基摩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28-49页 |
| 3.1 引言 | 第28页 |
| 3.2 材料制备 | 第28-35页 |
| 3.2.1 粉末装载量的确定 | 第28-29页 |
| 3.2.2 粘结剂的选取 | 第29-30页 |
| 3.2.3 混料工序 | 第30-32页 |
| 3.2.4 真空浸渍 | 第32页 |
| 3.2.5 热脱脂工艺 | 第32-34页 |
| 3.2.6 结合方法的比较 | 第34-35页 |
| 3.3 结构表征 | 第35-36页 |
| 3.3.1 成分分析 | 第35页 |
| 3.3.2 物相组成 | 第35-36页 |
| 3.3.3 显微组织 | 第36页 |
| 3.4 基本性能 | 第36-48页 |
| 3.4.1 密度及硬度 | 第36-39页 |
| 3.4.2 力学性能 | 第39-4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4章 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分析与讨论 | 第49-64页 |
| 4.1 引言 | 第49页 |
| 4.2 铁/铜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49-52页 |
| 4.2.1 摩擦系数及磨损率 | 第49-51页 |
| 4.2.2 表面形貌及摩擦磨损机理 | 第51-52页 |
| 4.3 三维网络铁/铜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52-56页 |
| 4.3.1 摩擦系数及磨损率 | 第52-53页 |
| 4.3.2 表面形貌及摩擦磨损机理 | 第53-56页 |
| 4.4 Ti_2AlC/铜基摩擦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 第56-63页 |
| 4.4.1 摩擦系数及磨损率 | 第56-59页 |
| 4.4.2 表面形貌及摩擦磨损机理 | 第59-63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