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黄甘颗粒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临床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8-12页 |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12-16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12-13页 |
| 1.1 病例来源 | 第12页 |
| 1.2 诊断标准 | 第12页 |
| 1.3 纳入标准 | 第12页 |
| 1.4 排除标准 | 第12-13页 |
| 1.5 中止和退出临床试验标准 | 第13页 |
| 2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 2.1 分组方法 | 第13页 |
| 2.2 治疗方法 | 第13-14页 |
| 2.3 观察指标和方法 | 第14-15页 |
| 2.4 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 第15页 |
| 3 统计学处理 | 第15-16页 |
| 第二部分 结果分析 | 第16-20页 |
| 1 病例一般资料分析 | 第16-17页 |
| 1.1 性别比较 | 第16页 |
| 1.2 年龄比较 | 第16-17页 |
| 1.3 病程分布 | 第17页 |
| 2 临床资料分析 | 第17-19页 |
| 2.1 发作期服药后疗效比较 | 第17页 |
| 2.2 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 第17-18页 |
| 2.3 治疗后抗复发率 | 第18-19页 |
| 2.4 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 第19页 |
| 3 安全性分析 | 第19-20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0-30页 |
|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20-22页 |
| 1.1 病名 | 第20页 |
| 1.2 中医病因病机 | 第20-21页 |
| 1.3 中医治疗 | 第21-22页 |
| 2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第22-25页 |
| 2.1 感染与复发机制 | 第22页 |
| 2.2 GH复发的免疫机制 | 第22-23页 |
| 2.3 现代医学的治疗 | 第23-25页 |
| 3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及组方依据、药物研究 | 第25-27页 |
| 3.1 导师对本病的认识及组方依据 | 第25-26页 |
| 3.2 药物现代研究 | 第26-27页 |
| 4 疗效分析 | 第27-29页 |
| 4.1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7页 |
| 4.2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分析 | 第27-28页 |
| 4.3 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 5 不足与展望 | 第29-30页 |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30-31页 |
| 致谢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 附录一: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治疗进展 | 第3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 附录二 | 第47-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