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丰州镇遗产认知与保护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1 城镇化造成的城镇特色缺失第11页
        1.1.2 旅游发展对历史城镇保护的冲击第11页
        1.1.3 历史城镇遗产零碎化第11-12页
    1.2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研究第12-17页
        1.2.1 研究对象:一般性历史城镇第12-14页
        1.2.2 研究视角:历史性城镇景观第14-16页
        1.2.3 其他相关概念辨析第16-17页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3.1 研究目的第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页
    1.4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 研究框架与内容第18-21页
        1.5.1 论证结构的建立第18-19页
        1.5.2 研究框架第19-21页
        1.5.3 研究内容第21页
    1.6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综述第23-47页
    2.1 历史城镇遗产保护概述第23-32页
        2.1.1 国际关于历史城镇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和认知转变第23-27页
        2.1.2 我国历史城镇保护的研究与实践第27-30页
        2.1.3 研究总结第30-32页
    2.2 历史性城镇景观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第32-41页
        2.2.1 境外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发展历程第32-34页
        2.2.2 国内历史性城镇景观的研究综述第34-37页
        2.2.3 与既有历史城镇保护理念对比的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的主要特点第37-39页
        2.2.4 研究总结第39-41页
    2.3 历史性城镇景观实践案例分析第41-46页
        2.3.1 案例一:拉瓦尔品第,巴基斯坦第41-43页
        2.3.2 案例二:桑给巴尔,坦桑尼亚第43-45页
        2.3.3 案例经验总结第45-46页
    2.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3章 丰州镇遗产要素认知及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的引入第47-83页
    3.1 丰州镇概况第47-50页
        3.1.1 区位与交通第47-48页
        3.1.2 人口与设施第48-49页
        3.1.3 历史与人文第49页
        3.1.4 产业与经济第49-50页
    3.2 丰州镇遗产要素的基础认知第50-72页
        3.2.1 时间要素认知第50-58页
        3.2.2 空间要素认知第58-63页
        3.2.3 文化要素认知第63-72页
    3.3 丰州镇的遗产特点与历史性城镇景观理念契合研究第72-78页
        3.3.1 基于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丰州镇遗产现状特征分析第72-77页
        3.3.2 历史性城镇景观方法的引入第77-78页
    3.4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的丰州镇遗产保护思路第78-81页
        3.4.1 遗产认知—历史性城镇景观的“层积”视角和居民视角认知第78-79页
        3.4.2 价值识别—基于遗产的关联性梳理的价值识别第79-80页
        3.4.3 遗产价值保护—基于历史城镇遗产价值识别的保护策略第80-81页
    3.5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4章 历史性城镇景观视角下丰州镇遗产要素的层积认知第83-115页
    4.1 丰州镇遗产的空间层积形态划分第83-88页
        4.1.1 刘袆绯的空间层积模式归纳第83-85页
        4.1.2 何依的四维城市空间形态归纳第85-87页
        4.1.3 丰州镇遗产的层积形态划分第87-88页
    4.2 层积形态认知第88-110页
        4.2.1 持续形态第88-93页
        4.2.2 叠加形态第93-101页
        4.2.3 覆盖形态第101-105页
        4.2.4 延展形态第105-110页
    4.3 遗产层积认知总结第110-113页
        4.3.1 层积形态关系梳理第110-112页
        4.3.2 认知的遗产分类第112-113页
    4.4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第5章 当地居民的遗产认知调查分析第115-129页
    5.1 研究思路第115页
    5.2 问卷设计及发放第115-116页
    5.3 问卷结果统计及分析第116-123页
        5.3.1 问题一结果统计及分析第116-118页
        5.3.2 问题二结果统计及分析第118-122页
        5.3.3 当地居民认知的遗产分类第122-123页
    5.4 问卷结果差异性分析第123-128页
        5.4.1 认知主体差异性分析第123-126页
        5.4.2 认知对象差异性分析第126-128页
    5.5 本章小结第128-129页
第6章 丰州镇核心遗产提取第129-149页
    6.1 丰州镇遗产之间的关联性梳理第129-138页
        6.1.1 自然基底与多元文化关联第129-132页
        6.1.2 多元文化与建成环境关联第132-135页
        6.1.3 自然基底与建成环境关联第135-136页
        6.1.4 遗产之间关联性总结第136-138页
    6.2 基于丰州镇遗产认知和关联性梳理的遗产价值识别及核心遗产提取第138-147页
        6.2.1 遗产价值识别第138-143页
        6.2.2 核心价值提取第143-145页
        6.2.3 基于两种认知方式下的核心遗产认知比较分析第145-147页
    6.3 本章小结第147-149页
第7章 基于遗产价值识别的丰州镇遗产保护策略第149-169页
    7.1 遗产要素的关联整合策略第149-153页
        7.1.1 整体结构强化第149-151页
        7.1.2 遗产要素集成第151-153页
    7.2 遗产价值展现手法第153-160页
        7.2.1 遗产要素重构,价值再生第153-154页
        7.2.2 遗产要素修补,价值重现第154-155页
        7.2.3 遗产要素延续,价值强化第155-160页
    7.3 案例研究第160-168页
        7.3.1 案例选取原因第160-161页
        7.3.2 案例一:历史中心保护策略第161-164页
        7.3.3 案例二:历史边界保护策略第164-168页
    7.4 本章小结第168-169页
第8章 结论与展望第169-173页
    8.1 研究结论及创新性第169-171页
        8.1.1 主要研究结论第169-170页
        8.1.2 研究创新点第170-171页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171-173页
参考文献第173-179页
致谢第179-181页
附录A 当地居民访谈记录(摘取)第181-186页

论文共1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度单层网壳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下一篇:超轻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配合比及性能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