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9页 |
1.2.1 焦炭催化剂脱除焦油的作用机制 | 第12-15页 |
1.2.2 影响焦炭催化剂活性的因素 | 第15-17页 |
1.2.3 焦炭催化剂的活化 | 第17-19页 |
1.2.4 焦炭催化剂的失活 | 第19页 |
1.2.5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 第19页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第2章 实验系统介绍及样品的制备与分析 | 第22-30页 |
2.1 焦炭催化剂的制备 | 第22-23页 |
2.2 固定床/流化床反应系统 | 第23-26页 |
2.3 焦炭催化剂理化性质的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2.3.1 颗粒表面微观形貌及元素分布(SEM-EDX) | 第26-27页 |
2.3.2 孔隙结构分析(N_2吸附) | 第27页 |
2.3.3 碳骨架结构分析(Raman) | 第27页 |
2.3.4 AAEM元素种类及含量(ICP-AES) | 第27-28页 |
2.3.5 表面活性官能团分布(XPS) | 第28页 |
2.3.6 透射电镜对焦炭的表征(TEM) | 第28页 |
2.4 焦炭催化剂的燃烧活性分析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焦炭催化剂的种类对焦油脱除活性的影响 | 第30-53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三种典型焦炭催化剂的焦油脱除活性研究 | 第30-48页 |
3.2.1 实验工况 | 第30-31页 |
3.2.2 焦油产率及催化剂质量变化的分析 | 第31-32页 |
3.2.3 焦炭催化剂AAEM元素含量的差异和变化 | 第32-34页 |
3.2.4 焦炭催化剂的碳骨架结构差异和变化 | 第34-39页 |
3.2.5 焦炭催化剂表面官能团的差异和变化 | 第39-41页 |
3.2.6 焦炭催化剂颗粒形貌和元素分布的差异和变化 | 第41-43页 |
3.2.7 焦炭催化剂孔隙结构的差异和变化 | 第43-48页 |
3.3 制焦温度对木屑焦炭焦油脱除活性的影响 | 第48-49页 |
3.4 焦炭催化剂燃烧活性对焦油脱除活性的表征 | 第49-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木屑焦的活化和脱除焦油失活特性的研究 | 第53-61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H_2O活化时间对木屑焦焦油脱除活性的影响 | 第53-56页 |
4.3 活性木屑焦对焦油脱除的寿命研究 | 第56-58页 |
4.4 活性木屑焦表面的失活特性 | 第58-59页 |
4.5 燃烧活性对活性木屑焦脱除焦油失活特性的表征 | 第59-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3页 |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