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6-29页 |
2.1 F仿真技术研究所概况 | 第16-18页 |
2.1.1 基本简介 | 第16页 |
2.1.2 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2.1.3 自身特点 | 第17-18页 |
2.1.4 财务状况 | 第18页 |
2.2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管理现状分析 | 第18-23页 |
2.2.1 经费管理流程 | 第18-19页 |
2.2.2 成本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2.3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管理现存问题 | 第23-27页 |
2.3.1 成本管理组织与流程不完善 | 第23-24页 |
2.3.2 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 | 第24页 |
2.3.3 成本核算基础不适用 | 第24-25页 |
2.3.4 成本核算方法过于简化 | 第25页 |
2.3.5 成本分析流于形式 | 第25-26页 |
2.3.6 成本控制存在漏洞 | 第26页 |
2.3.7 成本考核形同虚设 | 第26-27页 |
2.4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管理现存问题的成因 | 第27-28页 |
2.4.1 从外部环境方面 | 第27页 |
2.4.2 从研究所内部方面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管理体系构建 | 第29-52页 |
3.1 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目标及模型 | 第29-31页 |
3.1.1 构建原则 | 第29页 |
3.1.2 成本管理体系构建的目标 | 第29-30页 |
3.1.3 构建基于作业的成本管理体系模型 | 第30-31页 |
3.2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管理组织构建 | 第31-33页 |
3.2.1 成本管理团队的职能 | 第31页 |
3.2.2 成本管理团队的组织架构 | 第31-32页 |
3.2.3 成本管理团队的人员结构 | 第32-33页 |
3.3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预测决策及计划 | 第33-38页 |
3.3.1 成本预测和决策 | 第33-35页 |
3.3.2 成本计划的编制 | 第35-37页 |
3.3.3 执行与调整 | 第37-38页 |
3.4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核算体系构建 | 第38-45页 |
3.4.1 引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 | 第38-39页 |
3.4.2 基于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 | 第39-45页 |
3.5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分析与控制制度构建 | 第45-49页 |
3.5.1 成本分析 | 第45-47页 |
3.5.2 成本控制 | 第47-49页 |
3.6 F研究所成本考核及激励制度构建 | 第49-51页 |
3.6.1 构建考核制度 | 第49-51页 |
3.6.2 激励制度构建 | 第51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F仿真技术研究所成本管理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2-56页 |
4.1 更新成本管理理念 | 第52-53页 |
4.2 加强人力资源保障与部门间团队协作 | 第53-54页 |
4.2.1 加强人力资源保障 | 第53页 |
4.2.2 加强部门间团队协作 | 第53-54页 |
4.3 完善奖惩措施与内部监督机制 | 第54页 |
4.3.1 完善奖惩措施 | 第54页 |
4.3.2 完善内部监督机制 | 第54页 |
4.4 提高信息化水平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后记 | 第61-62页 |
个人简历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