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国刑法罪过形式以及对我国刑法的启示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第一章 英国刑法中罪过形式简介 | 第12-21页 |
第一节 罪过形式在英国刑法中的历史发展 | 第12-14页 |
第二节“罪过”原则的作用 | 第14-19页 |
一、定罪量刑之外的功能 | 第14-15页 |
二、构建犯罪构成体系的标准功能 | 第15-17页 |
三、罪过的公平警示功能 | 第17-18页 |
四、保护公民自由的作用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罪过形式在刑法中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英国刑法中的“蓄意” | 第21-31页 |
第一节 目前刑法学者对英国刑法蓄意的理解 | 第21-24页 |
一、我国刑法学者对英国刑法蓄意的理解 | 第21-22页 |
二、关于英国刑法蓄意的观点概述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从判例法看英国刑法蓄意的发展 | 第24-27页 |
第三节 从制定法看英国刑法的蓄意 | 第27-31页 |
第三章 英国刑法中的“轻率” | 第31-43页 |
第一节 轻率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 第31-35页 |
一、早期学者的观点(1699-1948) | 第31-32页 |
二、现代刑法观点下的轻率(1950-2002) | 第32-35页 |
第二节 轻率的本质 | 第35-39页 |
二、轻率是一种主观心态 | 第36-37页 |
三、英国刑法对轻率的界定 | 第37-38页 |
四、轻率的刑法可责性 | 第38-39页 |
第三节 轻率的认定 | 第39-43页 |
一、轻率与故意 | 第40-41页 |
二、轻率与过失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英国刑法中的“疏忽” | 第43-48页 |
第一节 犯罪疏忽的概念归属 | 第43-45页 |
一、客观主义行为标准说 | 第43-44页 |
二、主观主义标准说 | 第44-45页 |
第二节 对犯罪疏忽本质的探析 | 第45-48页 |
第五章 英国刑法罪过形式对我国刑法的启示 | 第48-55页 |
第一节 两国罪过形式比较 | 第48-49页 |
第二节 英国刑法罪过形式对我国刑法的启示 | 第49-55页 |
一、关于过于自信定位的启示 | 第49-51页 |
二、协调中国刑法及刑事诉法的关系 | 第51-52页 |
三、对我国最高院指导性案例制度的启示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