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警用控爆剂的起源 | 第12页 |
1.2 警用控爆剂中的刺激性组分 | 第12-14页 |
1.2.1 CN | 第12-13页 |
1.2.2 DM | 第13页 |
1.2.3 CR | 第13页 |
1.2.4 CS | 第13-14页 |
1.3 新型控爆剂辣椒素类物质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1.3.1 辣椒素及其类似物简介 | 第14-16页 |
1.3.2 辣椒素类物质的合成途径 | 第16页 |
1.3.3 辣椒素类物质的提取方法 | 第16-17页 |
1.3.4 辣椒素类物质总量计算方法及辣度级别分析 | 第17-18页 |
1.3.5 辣椒素类物质在控暴领域的应用 | 第18-19页 |
1.4 警用控爆剂的分析检测手段 | 第19-22页 |
1.4.1 化学分析法 | 第19页 |
1.4.2 光谱法 | 第19-20页 |
1.4.3 色谱法 | 第20-22页 |
1.4.4 其他方法 | 第22页 |
1.5 课题研究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催泪喷射器中刺激组分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 | 第23-32页 |
2.1 前言 | 第23-2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4-25页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4页 |
2.2.2 溶液配制 | 第24-25页 |
2.2.3 方法学验证实验 | 第25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5-31页 |
2.3.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第25-26页 |
2.3.2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第26-27页 |
2.3.3 精密度 | 第27-28页 |
2.3.4 准确度 | 第28页 |
2.3.5 稳定性 | 第28-30页 |
2.3.6 实际样品测定 | 第30-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催泪喷射器中刺激组分的HPLC分析 | 第32-48页 |
3.1 前言 | 第32-3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3-35页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3页 |
3.2.2 色谱条件 | 第33-34页 |
3.2.3 溶液配制 | 第34页 |
3.2.4 方法学验证实验 | 第34-3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5-47页 |
3.3.1 色谱柱的选择 | 第35页 |
3.3.2 检测器及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35-37页 |
3.3.3 流动相的组成及比例 | 第37-40页 |
3.3.4 流速的确定 | 第40页 |
3.3.5 色谱峰纯度检测 | 第40-41页 |
3.3.6 方法学验证 | 第41-47页 |
3.4 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催泪喷射器中刺激组分的GC分析 | 第48-61页 |
4.1 前言 | 第48-4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9-51页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9页 |
4.2.2 色谱条件 | 第49-50页 |
4.2.3 溶液配制 | 第50页 |
4.2.4 方法学验证实验 | 第50-5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0页 |
4.3.1 色谱柱的选择 | 第51页 |
4.3.2 色谱条件的选择 | 第51-54页 |
4.3.3 方法学验证 | 第54-60页 |
4.4 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