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1 复羽叶栾树的简介 | 第9-10页 |
1.1.1 复羽叶栾树的分布 | 第9页 |
1.1.2 复羽叶栾树的应用 | 第9页 |
1.1.3 复羽叶栾树的观赏特性 | 第9-10页 |
1.1.4 复羽叶栾树在园林中的配置方式 | 第10页 |
1.2 栾多态毛蚜简介 | 第10-11页 |
1.2.1 栾多态毛蚜寄主及分布 | 第10-11页 |
1.2.2 栾多态毛蚜对栾树的危害 | 第11页 |
1.2.3 栾多态毛蚜发生规律 | 第11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栾多态毛蚜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蚜虫生态学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4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栾多态毛蚜种群动态 | 第15-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15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5-1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16-25页 |
2.2.1 栾多态毛蚜的年生活史 | 第16-17页 |
2.2.2 田间蚜量种群动态 | 第17-20页 |
2.2.3 栾多态毛蚜越冬卵 | 第20-22页 |
2.2.4 秋季有性世代形态特征描述及简单比较 | 第22-23页 |
2.2.5 栾多态毛蚜的天敌种类及优势天敌 | 第23-25页 |
2.3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温度对栾多态毛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第26-3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3.1.1 供试虫源 | 第26页 |
3.1.2 卵的孵化 | 第26-27页 |
3.1.3 低温对栾多态毛蚜初孵干母和干雌的影响 | 第27页 |
3.1.4 不同温度对栾多态毛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 | 第27页 |
3.1.5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7-2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3.2.1 低温对栾多态毛蚜初孵干母和干雌的影响 | 第28页 |
3.2.2 不同温度对栾多态毛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8-30页 |
3.2.3 栾多态毛蚜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 第30-31页 |
3.2.4 不同温度对栾多态毛蚜存活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5 不同温度对栾多态毛蚜繁殖的影响 | 第33-34页 |
3.2.6 不同温度下栾多态毛蚜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 | 第34-35页 |
3.3 小结 | 第35-37页 |
第4章 异色瓢虫对栾多态毛蚜的捕食作用 | 第37-4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4.1.1 供试虫源 | 第37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4.1.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4.2 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2.1 异色瓢虫成虫及幼虫对栾多态毛蚜功能反应类型的确定 | 第39-40页 |
4.2.2 异色瓢虫成虫及幼虫对栾多态毛蚜的功能反应参数 | 第40页 |
4.2.3 不同叶片数量下异色瓢虫成虫对栾多态毛蚜的功能反应 | 第40-41页 |
4.3 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2-45页 |
5.1 结论 | 第42-43页 |
5.2 讨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附录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