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9-10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0-11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 ·国外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国内区域旅游合作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17-23页 |
|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 ·区域 | 第17页 |
| ·区域旅游合作 | 第17-18页 |
| ·运行机制 | 第18-19页 |
| ·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系统学理论 | 第19-20页 |
| ·行政区经济理论 | 第20-21页 |
| ·博弈论 | 第21-22页 |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22-23页 |
| 第3章 江西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分析 | 第23-32页 |
| ·江西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3-27页 |
| ·区域旅游合作现状 | 第23-25页 |
| ·区域旅游合作问题分析 | 第25-27页 |
| ·江西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的行为主体分析 | 第27-29页 |
| ·政府 | 第27页 |
| ·旅游企业 | 第27-28页 |
| ·旅游行业协会组织 | 第28-29页 |
| ·政府主导江西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的必要性分析 | 第29-32页 |
| ·客观体制层面 | 第29-30页 |
| ·现实需求层面 | 第30-32页 |
| 第4章 江西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运行机制典型案例分析 | 第32-46页 |
| ·赣湘旅游合作运行机制分析 | 第32-39页 |
| ·合作基础 | 第32-35页 |
| ·合作现状 | 第35-37页 |
| ·问题分析 | 第37-38页 |
| ·有效的区域旅游合作运行机制建议 | 第38-39页 |
| ·赣浙沪旅游合作运行机制分析 | 第39-46页 |
| ·合作基础 | 第39-42页 |
| ·合作现状 | 第42-44页 |
| ·问题分析 | 第44页 |
| ·有效的区域旅游合作运行机制建议 | 第44-46页 |
| 第5章 政府主导的江西与周边区域旅游合作运行机制构建 | 第46-53页 |
| ·政府的运行机制构建 | 第46-49页 |
| ·政策支持机制 | 第46页 |
| ·法律监督机制 | 第46-47页 |
| ·协调沟通机制 | 第47页 |
| ·利益补偿机制 | 第47-48页 |
| ·宣传促销机制 | 第48-49页 |
| ·人才培养机制 | 第49页 |
| ·旅游企业的运行机制构建 | 第49-50页 |
| ·联合创新机制 | 第49-50页 |
| ·规模扩张机制 | 第50页 |
| ·旅游行业协会的运行机制构建 | 第50-53页 |
| ·有效沟通机制 | 第50-51页 |
| ·智囊服务机制 | 第51页 |
| ·行业监督机制 | 第51-53页 |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3-56页 |
|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 ·合作前景 | 第54-55页 |
| ·研究展望 | 第55-56页 |
| 致谢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