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8-9页 |
实验研究 | 第9-24页 |
1.实验材料 | 第9-10页 |
1.1 实验动物 | 第9页 |
1.2 药品、试剂及器械 | 第9-10页 |
2.检测前实验研究 | 第10-11页 |
2.1 动物分组 | 第10页 |
2.2 制备模型 | 第10页 |
2.3 评分法 | 第10-11页 |
2.4 点燃标准 | 第11页 |
2.5 给药 | 第11页 |
3.脑组织内GABA含量检测 | 第11-12页 |
3.1 脑组织处理 | 第11页 |
3.2 脑组织内GABA含量的检测方法 | 第11-12页 |
4.CAV1.2 表达的检测 | 第12-14页 |
4.1 脑组织处理 | 第12页 |
4.2 检测方法 | 第12-14页 |
5.统计学处理 | 第14页 |
6.实验结果 | 第14-20页 |
6.1 造模结果 | 第14-15页 |
6.2 用药前及用药不同时间后大鼠惊厥等级及惊厥持续时间比较 | 第15-16页 |
6.3 大鼠脑组织GABA含量测定结果 | 第16-17页 |
6.4 大鼠脑内CAV1.2 表达结果 | 第17-20页 |
7.讨论 | 第20-24页 |
7.1 关于癫痫模型 | 第20页 |
7.2 用药前1天及用药后不同时间处理相应记录、分析 | 第20页 |
7.3 关于 Γ-氨基丁酸 | 第20-21页 |
7.4 关于CAV1.2 | 第21-22页 |
7.5 柴芍平痫汤 | 第22-24页 |
临床研究 | 第24-32页 |
1.病例来源 | 第24页 |
2.中医诊断标准 | 第24页 |
3.西医诊断标准 | 第24页 |
4.病例选择标准 | 第24-25页 |
4.1 纳入病例标准 | 第24-25页 |
4.2 排除病例标准 | 第25页 |
5.研究及统计学处理方法 | 第25页 |
6.研究结果 | 第25-26页 |
6.1 性别分布 | 第25页 |
6.2 就诊患儿年龄分布 | 第25-26页 |
6.3 疗效前后总积分比较 | 第26页 |
7.中医对于本病的认识 | 第26-28页 |
7.1 古代文献研究 | 第26-27页 |
7.2 近现代医家对于癫痫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7-28页 |
7.3 治疗 | 第28页 |
8.西医对于本病的认识 | 第28-30页 |
8.1 发病机理的认识 | 第28-30页 |
8.2 治疗 | 第30页 |
9.关于本研究结果讨论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综述 | 第36-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附录 小儿癫痫登记表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本课题问题及展望 | 第52-53页 |
发表论文 | 第53-58页 |
详细摘要 | 第58-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