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传播学视角下的弹幕视频现状研究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3页
第1章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研究价值第13-20页
    1.1 弹幕视频及弹幕视频网站概貌第13-15页
        1.1.1 研究中相关概念的界定——“弹幕”第13页
        1.1.2 国内主要弹幕网站及运作机制第13-14页
        1.1.3 弹幕播放器简介第14-15页
    1.2 弹幕视频的研究价值第15-20页
        1.2.1 受众用以满足自我表达和实现等需求第16页
        1.2.2 弹幕成为一种重要的反馈渠道第16-17页
        1.2.3 新的观看体验诞生——围观式第17-18页
        1.2.4 新的小众化语言系统诞生第18-20页
第2章 弹幕视频的兴起原因及传播对象分析第20-27页
    2.1 弹幕视频在中国的兴起原因分析第20-24页
        2.1.1 符合中国人的视频观看习惯第20-21页
        2.1.2 视频社交化已成未来网络视频发展趋势第21页
        2.1.3 在满足受众需求方面弹幕视频更具竞争力第21-24页
    2.2 现今在中国主要传播对象——青少年第24-27页
        2.2.1 主要通过动漫影响中国青少年文化第24-25页
        2.2.2 与中国主导文化互动、部分契合第25-27页
第3章 弹幕视频的传播内容、传播特点及传播模式分析第27-39页
    3.1 弹幕视频中弹幕的主要内容分析第27-30页
        3.1.1 针对视频发表即时评论第27-28页
        3.1.2 对视频和评论进行二度加工第28页
        3.1.3 针对网友问题答疑解惑第28-29页
        3.1.4 有时弹幕本身更精彩第29-30页
    3.2 结合传统视频评论对比弹幕视频的传播特点第30-34页
        3.2.1 弹幕视频使反馈更即时第30页
        3.2.2 弹幕使视频互动性增强第30-31页
        3.2.3 弹幕视频使语言表达多样化第31页
        3.2.4 弹幕视频引发群体“狂欢”现象第31-33页
        3.2.5 弹幕内容更具针对性第33页
        3.2.6 弹幕视频更能延续评论的热度时效第33-34页
    3.3 弹幕视频传播模式:“滚雪球”式第34-39页
        3.3.1 弹幕视频独特的传播模式——“滚雪球”式第34-36页
        3.3.2 弹幕视频传播模式与传统网络模式的不同点第36-39页
第4章 弹幕视频现存问题研究及启示分析第39-49页
    4.1 弹幕视频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第39-43页
        4.1.1 弹幕视频网站侵犯视频源版权问题及其对策第39页
        4.1.2 弹幕视频中评论内容缺乏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第39-41页
        4.1.3 正片观看有时受影响的问题及其对策第41-42页
        4.1.4 弹幕不具普适性的问题及其对策第42-43页
    4.2 弹幕视频为文化传播带来的启发第43-49页
        4.2.1 青年亚文化诉求需得到重视,媒介素养尚待提高第43-44页
        4.2.2 互联网时代下的视频社交化趋势将来临第44-45页
        4.2.3 应为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互动构建传播平台第45-46页
        4.2.4 应严格管理弹幕视频网站第46-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探析
下一篇:珠江三角洲2012年大气排放源清单建立与时空分配改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