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引言 | 第9-10页 |
1.2 碳纤维的特性 | 第10页 |
1.3 碳纤维短切设备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4 碳纤维短切机理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课题来源和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5.1 课题来源 | 第16页 |
1.5.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碳纤维丝束短切断裂过程的理论分析 | 第18-31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碳纤维的结构 | 第18-19页 |
2.3 碳纤维的拉伸强度 | 第19-21页 |
2.4 碳纤维的压缩强度 | 第21-22页 |
2.5 格里菲斯微裂纹理论和最弱连接理论 | 第22-23页 |
2.5.1 格里菲斯微裂纹理论 | 第22-23页 |
2.5.2 最弱连接理论 | 第23页 |
2.6 碳纤维丝束短切断裂过程的理论分析 | 第23-30页 |
2.6.1 碳纤维短切的切割过程分析及切割模型简化 | 第23-25页 |
2.6.2 碳纤维丝束短切断裂过程分析 | 第25-29页 |
2.6.3 碳纤维丝束短切断裂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9-3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碳纤维丝束切割实验设计 | 第31-41页 |
3.1 实验方法设计 | 第31页 |
3.2 实验装置设计 | 第31-34页 |
3.3.实验材料 | 第34-35页 |
3.4 刀具的表征 | 第35-36页 |
3.5 聚氨酯胶垫硬度的表征 | 第36-37页 |
3.6 实验步骤 | 第37-39页 |
3.7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9页 |
3.8 刀具重复切割的影响 | 第39-41页 |
第四章 碳纤维丝束短切断裂过程的实验研究 | 第41-61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丝束切割实验中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 第41-44页 |
4.3 切深对碳纤维丝束断裂的影响 | 第44-46页 |
4.3.1 切深的计算方法 | 第44页 |
4.3.2 切深对碳纤维丝束断裂的影响 | 第44-46页 |
4.4 支撑体硬度对碳纤维丝束断裂的影响 | 第46-48页 |
4.5 预张力对碳纤维丝束断裂的影响 | 第48-51页 |
4.6 刀具刃口钝圆对碳纤维丝束断裂的影响 | 第51-55页 |
4.6.1 不同刃口钝圆刀具的准备 | 第51-53页 |
4.6.2 碳纤维丝束切割实验结果分析 | 第53-55页 |
4.7 刀具进给速度对碳纤维丝束断裂的影响 | 第55-57页 |
4.8 碳纤维性能对碳纤维丝束断裂的影响 | 第57-60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碳纤维短切设备的优化研究 | 第61-70页 |
5.1 引言 | 第61页 |
5.2 胶辊和刀辊直径的优化 | 第61-64页 |
5.3 刀具楔角的优化 | 第64-67页 |
5.4 刀具材料的选择原则 | 第67-68页 |
5.5 胶辊聚氨酯硬度的优化 | 第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件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