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城区雨水径流污染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1.1 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13页 |
1.1.2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形成 | 第13-14页 |
1.1.3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的危害 | 第14页 |
1.2 城市雨水径流污染特征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雨水径流污染负荷 | 第14-17页 |
1.2.2 雨水径流污染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2.3 雨水径流冲刷效应 | 第18-20页 |
1.3 研究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3页 |
1.3.1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雨水径流污染负荷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23-42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3-31页 |
2.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3-24页 |
2.2.2 采样点的选取 | 第24-26页 |
2.2.3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2.4 水质评价标准 | 第27-28页 |
2.2.5 降雨的选取 | 第28-29页 |
2.2.6 事件平均污染物浓度(EMC) | 第29-30页 |
2.2.7 污染物年径流负荷率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40页 |
2.3.1 雨水径流污染EMC分析 | 第31-37页 |
2.3.2 降雨特征参数对雨水径流污染的影响 | 第37页 |
2.3.3 污染物年负荷率分析 | 第37-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三章 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分析 | 第42-56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3.2.1 采样点的选取 | 第42页 |
3.2.2 降雨的选取及样品采集方法 | 第4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5页 |
3.3.1 雨水径流污染物瞬时浓度分布分析 | 第42-47页 |
3.3.2 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分析 | 第47-53页 |
3.3.3 雨水径流污染物浓度特征分析 | 第53-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雨水径流面源污染冲刷效应分析 | 第56-70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6-58页 |
4.2.1 采样点的选取 | 第56页 |
4.2.2 降雨的选取及样品采集方法 | 第56页 |
4.2.3 冲刷效应M(V)曲线 | 第56-57页 |
4.2.4 冲刷效应b参数模型 | 第57-5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9页 |
4.3.1 冲刷效应M(V)曲线分析 | 第58-63页 |
4.3.2 冲刷效应b参数定量分析 | 第63-66页 |
4.3.3 污染负荷比例(FF_n)分析 | 第66-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0-72页 |
5.1 结论 | 第70-71页 |
5.2 创新点 | 第71页 |
5.3 建议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