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引言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贫困概念和标准 | 第16-18页 |
1.4 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4.1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8-19页 |
1.4.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20页 |
1.4.3 公共资源治理理论 | 第20页 |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21页 |
1.5.3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3-26页 |
2.1 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 第23-24页 |
2.2 自然环境 | 第24页 |
2.3 社会经济环境 | 第24-26页 |
3 农村贫困地域差异 | 第26-35页 |
3.1 整体状况 | 第26页 |
3.2 贫困人口分布 | 第26-28页 |
3.3 贫困户类型 | 第28页 |
3.4 贫困户特征 | 第28-34页 |
3.4.1 收支结构 | 第29-30页 |
3.4.2 户主年龄结构 | 第30-31页 |
3.4.3 劳动力结构 | 第31页 |
3.4.4 身体健康状况 | 第31-32页 |
3.4.5 租入土地情况 | 第32-33页 |
3.4.6 户主受教育程度 | 第33-34页 |
3.5 小结 | 第34-35页 |
4 基于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因分析 | 第35-59页 |
4.1 自然环境 | 第35-40页 |
4.1.1 地形 | 第35-39页 |
4.1.2 自然灾害 | 第39-40页 |
4.2 人口 | 第40-44页 |
4.2.1 人口数量变动 | 第40-42页 |
4.2.2 劳动能力人口 | 第42-43页 |
4.2.3 文化结构 | 第43-44页 |
4.3 农业 | 第44-52页 |
4.3.1 种植业 | 第45-50页 |
4.3.2 畜牧业 | 第50-52页 |
4.3.3 集体经济 | 第52页 |
4.4 区位 | 第52-59页 |
4.4.1 交通 | 第52-55页 |
4.4.2 位置 | 第55-56页 |
4.4.3 通讯 | 第56-59页 |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9-64页 |
5.1 结论 | 第59页 |
5.2 对策 | 第59-64页 |
5.2.1 因户制宜,精准施策,完善扶贫帮扶机制 | 第59-60页 |
5.2.2 贯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 | 第60-61页 |
5.2.3 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 第61-62页 |
5.2.4 创新社会扶贫机制,推动异地扶贫搬迁 | 第62-63页 |
5.2.5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发展畜牧业和第三产业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