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必要性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1 我国研究状况 | 第9-11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图 | 第11-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理论分析 | 第14-21页 |
2.1 土地一级开发相关理论 | 第14-16页 |
2.1.1 城市土地开发 | 第14页 |
2.1.2 土地一级开发 | 第14页 |
2.1.3 土地二级开发 | 第14页 |
2.1.4 土地储备 | 第14-15页 |
2.1.5 土地一级开发流程 | 第15-16页 |
2.2 项目管理理论 | 第16-17页 |
2.2.1 项目定义及其内涵 | 第16页 |
2.2.2 项目管理及其基本理论 | 第16-17页 |
2.3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管理 | 第17-21页 |
2.3.1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特点 | 第17页 |
2.3.2 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工作流程 | 第17-21页 |
第三章 土地一级开发现行模式及存在问题 | 第21-31页 |
3.1 土地一级开发现行模式 | 第21-24页 |
3.1.1 政府垄断型土地开发模式 | 第21-22页 |
3.1.2 企业主导型一级开发模式 | 第22-23页 |
3.1.3 政府主导、市场参与型一级开发模式 | 第23页 |
3.1.4 土地一级开发三种模式的比较 | 第23-24页 |
3.2 土地一级开发现行模式的利益分配 | 第24-26页 |
3.2.1 固定收益模式 | 第24-25页 |
3.2.2 固定收益加分成模式 | 第25页 |
3.2.3 分成模式 | 第25页 |
3.2.4 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模式 | 第25-26页 |
3.3 土地一级开发现行模式的问题 | 第26-28页 |
3.3.1 投资主体、风险主体与收益主体的不对称性 | 第26页 |
3.3.2 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成本的急剧攀升 | 第26页 |
3.3.3 政策调控的风险性 | 第26-27页 |
3.3.4 利益分配方式中的问题 | 第27-28页 |
3.4 土地一级开发现行模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1页 |
3.4.1 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 | 第28页 |
3.4.2 目前一级开发法律法规的缺失 | 第28-29页 |
3.4.3 政府角色的定位,参与的必要性 | 第29页 |
3.4.4 利益的博弈性 | 第29页 |
3.4.5 缺乏有效监管与信息的不对称性 | 第29-30页 |
3.4.6 规划设计能力的滞后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实例:青岛市X片区改造一级开发模式研究 | 第31-41页 |
4.1 青岛市X路片区改造一级开发项目概况 | 第31-32页 |
4.1.1 建设背景 | 第31页 |
4.1.2 项目市场、政策分析 | 第31-32页 |
4.1.3 项目简介 | 第32页 |
4.2 青岛市X路片区改造一级开发项目开发模式选择 | 第32-38页 |
4.2.1 X项目开发成本测算 | 第33-36页 |
4.2.2 Y企业开发X项目可采取的开发模式的分析 | 第36-37页 |
4.2.3 X项目可采取模式的分析 | 第37-38页 |
4.3 青岛X路片区项目一级开发过程中的问题及风险评估 | 第38-41页 |
4.3.1 X项目面临的问题 | 第38页 |
4.3.2 项目风险评估管理 | 第38-41页 |
第五章 青岛市X片区改造一级开发项目模式优化对策 | 第41-44页 |
5.1 REITS融资 | 第41-42页 |
5.2 提升规划设计能力 | 第42页 |
5.3 完善土地开发的政策法规 | 第42-43页 |
5.4 加强开发市场准入管理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