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Fe-Mn基催化剂低温选择催化还原NO_x及抗硫中毒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1页
    1.1 氮氧化物污染排放现状第10页
    1.2 氮氧化物控制技术第10-13页
        1.2.1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第11页
        1.2.2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第11-13页
    1.3 低温NH_3-SCR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3-18页
        1.3.1 传统NH_3-SCR技术第13-14页
        1.3.2 低温NH_3-SCR技术第14-17页
        1.3.3 低温NH_3-SCR催化剂制备方法第17-18页
    1.4 立题背景及依据第18-21页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和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实验第21-25页
    2.1 化学药品及仪器第21页
    2.2 催化剂的制备第21-22页
    2.3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22-23页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3-25页
        2.4.1 程序升温脱附(TPD)第23页
        2.4.2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23页
        2.4.3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第23页
        2.4.4 X射线衍射(XRD)第23页
        2.4.5 原位漫反射红外傅立叶变换光谱(DRIFTS)第23-25页
第三章 Fe-Mn/TiO_2催化剂SCR性能研究第25-36页
    前言第25页
    3.1 水解程度对Fe-Mn/T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25-26页
    3.2 O_2含量对Fe-Mn/T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26页
    3.3 空速对Fe-Mn/T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26-27页
    3.4 焙烧温度对Fe-Mn/T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27-31页
        3.4.1 脱硝活性的影响第27-28页
        3.4.2 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第28-29页
        3.4.3 晶体结构(XRD)第29页
        3.4.4 氧化还原性(H_2-TPR)第29-30页
        3.4.5 NO吸附性能(NO-TPD)第30-31页
    3.5 Fe负载量对催化剂Fe-Mn/TiO_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1-35页
        3.5.1 脱硝活性影响第31-32页
        3.5.2 抗硫性能的影响第32-33页
        3.5.3 催化剂晶相分析第33-34页
        3.5.4 氧化还原性质分析第34-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Mn-Fe/TiO_2催化剂表面SCR机理研究第36-43页
    前言第36页
    4.1 NH_3吸附态第36-37页
    4.2 NO吸附态第37-39页
    4.3 NO+O_2吸附态第39-40页
    4.4 先NH_3吸附后通NO_x反应第40-41页
    4.5 先NO_x吸附后通NH_3反应第41页
    4.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五章 掺杂其他元素Mn基催化剂抗硫性能研究第43-50页
    前言第43页
    5.1 Mn基催化剂性能研究第43-45页
        5.1.1 脱硝活性第43-44页
        5.1.2 氧化还原性能第44-45页
    5.2 活性组分掺杂对催化剂抗硫性能的影响第45-49页
        5.2.1 催化剂抗硫性能第45页
        5.2.2 SO_2中毒后脱硝第45-46页
        5.2.3 SO_2中毒水洗后再抗硫第46-48页
        5.2.4 催化剂抗硫前后晶体结构第48-49页
    5.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3页
    6.1 结论第50-52页
    6.2 创新点第52页
    6.3 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热电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实践研究
下一篇:绿锈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