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2 社区农业的概念与功能 | 第14-17页 |
1.2.1 社区农业的概念 | 第14-15页 |
1.2.2 社区农业的主要功能 | 第15-17页 |
1.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1.3.1 食品安全质量管理理论 | 第17页 |
1.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7-18页 |
1.3.3 物流配送理论 | 第18页 |
1.3.4 电子商务理论 | 第18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页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6.1 文献分析法 | 第21页 |
1.6.2 问卷调查法 | 第21页 |
1.6.3 实地调研与访谈法 | 第21-22页 |
1.6.4 比较分析法 | 第22页 |
1.7 创新与不足 | 第22-23页 |
1.7.1 创新点 | 第22页 |
1.7.2 不足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嘉兴市社区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 第23-31页 |
2.1 嘉兴市概况 | 第23-25页 |
2.1.1 嘉兴市农业概况 | 第23-24页 |
2.1.2 嘉兴市交通概况 | 第24-25页 |
2.1.3 嘉兴市人口概况 | 第25页 |
2.2 政策环境 | 第25-26页 |
2.3 经济环境 | 第26-29页 |
2.4 社会文化环境 | 第29页 |
2.5 技术环境 | 第29-30页 |
2.6 嘉兴市社区农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嘉兴市社区农业发展现状与问题 | 第31-38页 |
3.1 嘉兴市社区农业发展现状 | 第31-35页 |
3.1.1 万科金色农场发展概况 | 第31-32页 |
3.1.2 “我家的园子”有机农场发展概况 | 第32-33页 |
3.1.3 华丰城市农场发展概况 | 第33页 |
3.1.4 三叉河蔬菜园子发展概况 | 第33-34页 |
3.1.5 嘉心菜有机农业园发展概况 | 第34-35页 |
3.2 嘉兴市社区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3.2.1 融资渠道较少 | 第35页 |
3.2.2 经营管理方式比较陈旧 | 第35-36页 |
3.2.3 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相对缺乏 | 第36-37页 |
3.2.4 供求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嘉兴市民参与社区农业意愿及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 第38-46页 |
4.1 调查方案及问卷设计 | 第38页 |
4.1.1 调查方案 | 第38页 |
4.1.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38页 |
4.2 嘉兴市民参与社区农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 第38-42页 |
4.2.1 调查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39页 |
4.2.2 嘉兴市民对农产品安全认知的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4.2.3 嘉兴市民参与社区农业的意愿及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4.3 嘉兴市民参与社区农业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 第42-45页 |
4.3.1 租地面积、租地费用、车程方面的需求 | 第42-43页 |
4.3.2 多样化服务方面的需求 | 第43-44页 |
4.3.3 劳动模式方面的需求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国内外社区农业发展的经验 | 第46-51页 |
5.1 美国社区农业发展 | 第46-47页 |
5.1.1 美国社区农业发展历程 | 第46页 |
5.1.2 美国社区农业发展的经验 | 第46-47页 |
5.2 日本社区农业发展 | 第47-49页 |
5.2.1 日本社区农业发展历程 | 第47-48页 |
5.2.2 日本社区农业发展的经验 | 第48-49页 |
5.3 台湾社区农业发展 | 第49-50页 |
5.3.1 台湾社区农业发展历程 | 第49页 |
5.3.2 台湾社区农业发展的经验 | 第49-50页 |
5.4 北京社区农业发展 | 第50-51页 |
5.4.1 北京社区农业发展历程 | 第50页 |
5.4.2 北京社区农业发展的经验 | 第50-51页 |
第六章 促进嘉兴市社区农业发展的对策 | 第51-58页 |
6.1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加大对社区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 第51页 |
6.1.1 加大政府对社区农业的规划指导 | 第51页 |
6.1.2 加大政府对社区农业的宣传力度 | 第51页 |
6.2 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解决农场技术难题 | 第51-52页 |
6.3 提高供求双方的信任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52-53页 |
6.3.1 规范有机农产品市场管理体系 | 第52-53页 |
6.3.2 加强农场与消费者的互动 | 第53页 |
6.4 疏通融资渠道,保障农场资金需求 | 第53-54页 |
6.5 优化农场经营与管理方式,提高农场经营管理水平 | 第54-55页 |
6.5.1 进一步丰富农产品种类 | 第54页 |
6.5.2 采用多元化销售策略 | 第54页 |
6.5.3 提升农场的耕种水平及经营管理能力 | 第54-55页 |
6.6 转变消费者观念,提高消费者参与度 | 第55-56页 |
6.6.1 树立正确的社区参与理念 | 第55页 |
6.6.2 转变传统农产品消费观念 | 第55-56页 |
6.7 加快相关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提高社区农业的电子商务化水平 | 第56-58页 |
6.7.1 建立有机农产品在线交易系统 | 第56-57页 |
6.7.2 时令有机农产品展示 | 第57页 |
6.7.3 建立有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1 | 第63-67页 |
附录2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