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选题的理由第9-11页
        1.1.1 立法层面第9-10页
        1.1.2 理论层面第10-11页
        1.1.3 实践层面第11页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1.2.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2 意义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3.1 国内的研究状况及水平第13-15页
        1.3.2 国外的研究状况及水平第15-16页
    1.4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第16-19页
        1.4.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2 创新点第17-18页
        1.4.3 不足第18-19页
第2章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基础理论第19-29页
    2.1 股东查阅权的界定第19-21页
        2.1.1 股东查阅权的内涵第19页
        2.1.2 股东查阅权的性质第19-20页
        2.1.3 股东查阅权的意义第20-21页
    2.2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界定第21-24页
        2.2.1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内涵第21页
        2.2.2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必要性第21-24页
    2.3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理论基础第24-29页
        2.3.1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理论第24-25页
        2.3.2 集团法理论第25-26页
        2.3.3 信义义务理论第26-27页
        2.3.4 穿越理论第27-28页
        2.3.5 中小股东保护的理论第28-29页
第3章 我国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存在的法律问题第29-37页
    3.1 我国股东查阅权行使的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9-35页
        3.1.1 对主观目的评判不明确第30-31页
        3.1.2 股东查阅权主体资格范围小第31-32页
        3.1.3 股东查阅权的查阅范围小第32页
        3.1.4 股东查阅权行使缺乏程序规制第32-33页
        3.1.5 股东查阅权阻却行使事由的原则性第33-34页
        3.1.6 对商业秘密保护的不周全性第34页
        3.1.7 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缺失第34-35页
    3.2 我国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司法实践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3.2.1 司法裁判的不确定性第35页
        3.2.2 司法救济途径的不通畅第35-37页
第4章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立法的域外考察与启示第37-47页
    4.1 美国的相关实践第37-41页
        4.1.1 通过判例确立第37-39页
        4.1.2 通过立法确立—对《特拉华州普通公司法》的评析第39-41页
    4.2 日本的相关实践第41-45页
        4.2.1 《独占禁止法》的修改带来的问题第41-42页
        4.2.2 通过修法来补缺漏洞第42-45页
    4.3 域外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启示第45-47页
第5章 我国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制度构建第47-56页
    5.1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制度设计第47-52页
        5.1.1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主观目的明确第47-48页
        5.1.2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主体明确第48-49页
        5.1.3 扩大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范围第49-50页
        5.1.4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程序性规制第50页
        5.1.5 明确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的阻却事由第50-51页
        5.1.6 保护公司的商业秘密第51页
        5.1.7 检查人选任制度的引进第51-52页
    5.2 单一的股东代表诉讼向双重股东代表诉讼的扩展第52-54页
        5.2.1 股东资格的拓展第52页
        5.2.2 股东查阅范围的拓展第52-54页
    5.3 股东查阅权穿越行使典型案例的逐步推进第54-56页
        5.3.1 典型案例的选择第54页
        5.3.2 法律解释方法的运用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共享经济模式的法律风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