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概述 | 第12页 |
1.2 BPS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2.1 BPS的结构特点 | 第12页 |
1.2.2 BPS的制备方法 | 第12-13页 |
1.2.3 BPS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壳聚糖 | 第14-17页 |
1.3.1 壳聚糖的改性 | 第14-16页 |
1.3.2 壳聚糖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多胺BPS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19-34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9-20页 |
2.2.2 桥联单体的制备 | 第20页 |
2.2.3 桥联单体自凝胶 | 第20-21页 |
2.2.4 以CTAB为致孔剂合成BPS材料 | 第21页 |
2.2.5 以P123为致孔剂合成BPS材料 | 第21页 |
2.2.6 材料的表征 | 第21-22页 |
2.2.7 材料吸附性能测定 | 第2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2-33页 |
2.3.1 FT-IR分析 | 第22-23页 |
2.3.2 小角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3-24页 |
2.3.3 孔径分析 | 第24-28页 |
2.3.4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28-30页 |
2.3.5 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 第30-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金属离子辅助致孔合成BPS材料及其性能研究 | 第34-55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34-35页 |
3.3 金属离子辅助合成BPS材料 | 第35-37页 |
3.3.1 Zn-DETA和Zn-EDA的合成 | 第35-36页 |
3.3.2 Zn-DETA(EDA)/T-1和Zn-DETA(EDA)/T-2的合成 | 第36页 |
3.3.3 Cu-DETA和Cu-EDA的合成 | 第36页 |
3.3.4 Cu(NO_3)_2·3H_2O辅助致孔合成BPS材料 | 第36-37页 |
3.4 材料的表征 | 第37页 |
3.5 材料吸附性能测定 | 第37页 |
3.6 选择性吸附性能测定 | 第37-38页 |
3.7 结果与讨论 | 第38-53页 |
3.7.1 FT-IR分析 | 第38-39页 |
3.7.2 小角XRD分析 | 第39页 |
3.7.3 孔径分析 | 第39-43页 |
3.7.4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43-44页 |
3.7.5 金属离子吸附性能 | 第44-45页 |
3.7.6 选择性吸附 | 第45-53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CTS/BPS蛇笼型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55-64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4.3 CTS/BPS蛇笼型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6-57页 |
4.4 材料的表征 | 第57页 |
4.5 材料吸附性能测定 | 第57页 |
4.6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4.6.1 FT-IR分析 | 第57-58页 |
4.6.2 孔径分析 | 第58-60页 |
4.6.3 SEM分析 | 第60-61页 |
4.6.4 对Au(Ⅲ)吸附性能 | 第61-6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