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数据集成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第二章 数据集成概述 | 第18-33页 |
2.1 常用数据集成模型 | 第18-21页 |
2.1.1 联邦数据库模型 | 第18-19页 |
2.1.2 中间件模型 | 第19-20页 |
2.1.3 数据仓库模型 | 第20-21页 |
2.2 中间件技术解决方案 | 第21-23页 |
2.2.1 远程过程调用(RPC) | 第21-22页 |
2.2.2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MOM) | 第22页 |
2.2.3 对象请求代理(ORB) | 第22-23页 |
2.2.4 中间件模型的选择 | 第23页 |
2.3 数据集成关键技术 | 第23-31页 |
2.3.1 WebServices技术 | 第23-28页 |
2.3.1.1 WebServices概述 | 第24页 |
2.3.1.2 WebService模型 | 第24-25页 |
2.3.1.3 SOAP协议 | 第25-26页 |
2.3.1.4 WSDL语言 | 第26-27页 |
2.3.1.5 UDDI协议 | 第27-28页 |
2.3.2 XML技术 | 第28-31页 |
2.3.2.1 XML概述 | 第28页 |
2.3.2.2 XML的相关技术 | 第28-31页 |
2.3.2.3 DTD和XMLSchema | 第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数据集成模型设计 | 第33-46页 |
3.1 需求分析 | 第33-34页 |
3.2 系统功能设计 | 第34-35页 |
3.3 中间件架构设计 | 第35-37页 |
3.4 流程分析与设计 | 第37-38页 |
3.5 模块设计 | 第38-44页 |
3.5.1 建立全局模式 | 第39页 |
3.5.2 元数据映射 | 第39-41页 |
3.5.3 请求分解模块 | 第41-42页 |
3.5.4 服务调用模块 | 第42页 |
3.5.5 包装器 | 第42-43页 |
3.5.6 调度器模块 | 第43-44页 |
3.5.7 结果合成模块 | 第4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第四章 任务执行调度性能优化 | 第46-57页 |
4.1 调度概述 | 第46-50页 |
4.1.1 中间件调度需求分析 | 第46-47页 |
4.1.2 资源管理调度与任务调度 | 第47-48页 |
4.1.3 调度器 | 第48页 |
4.1.4 调度算法评判标准 | 第48-50页 |
4.2 常用调度算法 | 第50-53页 |
4.2.1 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 | 第50页 |
4.2.2 短进程调度算法 | 第50-51页 |
4.2.3 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算法 | 第51页 |
4.2.4 时间片轮转调度算法 | 第51-52页 |
4.2.5 多级回馈队列调度算法 | 第52-53页 |
4.3 基于时间片的动态分配进程调度算法(PD-MLFQ) | 第53-56页 |
4.3.1 算法设计 | 第53-55页 |
4.3.2 PD-MLFQ算法的优缺点 | 第55-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系统实现及性能测试 | 第57-72页 |
5.1 PD-MLFQ调度算法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57-62页 |
5.1.1 算法仿真实验 | 第57-61页 |
5.1.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5.2 系统运行准备及功能展示 | 第62-69页 |
5.2.1 系统开发环境 | 第62-63页 |
5.2.2 信息注册 | 第63页 |
5.2.3 中间件系统页面 | 第63-65页 |
5.2.4 系统查询功能 | 第65-69页 |
5.3 系统整体性能实验与分析 | 第69-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