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集团大股东减持案例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关于大股东减持的动因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大股东减持的行为后果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大股东减持对中小股东权益的影响 | 第15-16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大股东及中小股东 | 第19页 |
2.1.2 大股东减持 | 第19-20页 |
2.2 关于大股东减持的现有理论 | 第20-21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页 |
2.2.2 公司治理理论 | 第20-21页 |
2.2.3 支持效应理论 | 第21页 |
2.3 我国大股东减持行为的现状及相关政策规定 | 第21-24页 |
2.3.1 我国大股东减持现状 | 第21-22页 |
2.3.2 大股东减持相关政策规定 | 第22-24页 |
第三章 YD集团大股东减持案例概述 | 第24-34页 |
3.1 YD集团及其股权结构 | 第24-26页 |
3.1.1 YD集团发展历程 | 第24-25页 |
3.1.2 YD集团股权结构及股东情况 | 第25-26页 |
3.2 YD集团大股东减持背景 | 第26-29页 |
3.2.1 市场与行业背景 | 第26-27页 |
3.2.2 YD集团经营与财务情况 | 第27-29页 |
3.3 YD集团大股东减持实现过程 | 第29-33页 |
3.3.1 公告高送转方案 | 第29-30页 |
3.3.2 股东减持相关信息披露 | 第30-31页 |
3.3.3 大股东减持过程 | 第31-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YD集团大股东减持案例分析 | 第34-59页 |
4.1 大股东减持时机选择 | 第34-39页 |
4.1.1 高送转创造时机 | 第34-36页 |
4.1.2 减持前的盈余管理行为 | 第36-39页 |
4.2 YD集团大股东减持动机分析 | 第39-47页 |
4.2.1 规避股市下跌风险 | 第39-41页 |
4.2.2 募投项目进度落后及经营业绩不佳 | 第41-44页 |
4.2.3 股票估值偏高 | 第44-46页 |
4.2.4 减持套现实现可见收益 | 第46-47页 |
4.3 大股东减持后的市场反应 | 第47-50页 |
4.3.1 确定事件日及事件窗口 | 第47页 |
4.3.2 计算事件期的超额收益率 | 第47-49页 |
4.3.3 市场反应分析 | 第49-50页 |
4.4 大股东减持的经济后果 | 第50-54页 |
4.4.1 每股指标的变化 | 第50-51页 |
4.4.2 经营状况愈下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 第51-54页 |
4.5 大股东减持对中小股东权益的其他影响 | 第54-58页 |
4.5.1 引发资本市场不稳定性 | 第54-55页 |
4.5.2 股价大幅下跌 | 第55-57页 |
4.5.3 战略转型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案例启示 | 第59-64页 |
5.1 对外部监管层的启示 | 第59-61页 |
5.1.1 细化法律法规对减持的规定 | 第59-60页 |
5.1.2 加强信息披露 | 第60页 |
5.1.3 加大惩处力度 | 第60-61页 |
5.2 对上市公司的启示 | 第61-62页 |
5.2.1 完善股权制衡机制 | 第61页 |
5.2.2 发挥董事会的积极作用 | 第61-62页 |
5.3 对中小投资者的启示 | 第62-64页 |
5.3.1 避免盲目跟风 | 第62页 |
5.3.2 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件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