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1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9页 |
1.2.1 红外光学材料特性及车削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斜角车削理论与实验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及简析 | 第18-19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ZnS晶体材料特性及实验研究 | 第21-37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压痕实验原理 | 第21-23页 |
2.3 压痕实验设备及方案 | 第23-26页 |
2.3.1 ZnS晶体试件制备 | 第23-24页 |
2.3.2 压痕实验设备 | 第24-25页 |
2.3.3 压痕实验方案 | 第25-26页 |
2.4 ZnS晶体维氏压痕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26-33页 |
2.4.1 压痕特征分析 | 第26-28页 |
2.4.2 断裂韧性及极限应力求解 | 第28-30页 |
2.4.3 裂纹产生的临界条件及验证 | 第30-33页 |
2.5 ZnS晶体纳米压痕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33-36页 |
2.5.1 实验结果及载荷-位移曲线 | 第33-34页 |
2.5.2 ZnS晶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 第34-35页 |
2.5.3 ZnS晶体的材料特性 | 第35-3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3章 ZnS晶体超精密车削理论建模及分析 | 第37-62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ZnS晶体的变切深划痕实验 | 第37-41页 |
3.2.1 实验设备及步骤 | 第37-38页 |
3.2.2 划痕形貌与临界未变形切屑厚度 | 第38-41页 |
3.3 ZnS晶体的临界未变形切屑厚度建模 | 第41-49页 |
3.3.1 塑性变形极限力求解 | 第41-43页 |
3.3.2 微观摩擦力求解 | 第43-44页 |
3.3.3 临界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 | 第44-46页 |
3.3.4 实验验证及分析 | 第46-49页 |
3.4 ZnS晶体的超精密斜角车削过程建模 | 第49-53页 |
3.4.1 斜角切削几何模型 | 第49-51页 |
3.4.2 临界切削厚度计算 | 第51-53页 |
3.4.3 镜面切削的临界条件 | 第53页 |
3.5 ZnS晶体镜面切削的临界工艺参数研究 | 第53-60页 |
3.5.1 临界进给率 | 第54-55页 |
3.5.2 临界切削深度 | 第55-57页 |
3.5.3 临界刀具前角 | 第57-58页 |
3.5.4 刀尖圆弧半径优选 | 第58-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ZnS晶体超精密车削过程的有限元模拟仿真 | 第62-78页 |
4.1 引言 | 第62页 |
4.2 三维切削模型建立 | 第62-65页 |
4.2.1 几何模型 | 第62-63页 |
4.2.2 网格划分 | 第63页 |
4.2.3 材料定义 | 第63-64页 |
4.2.4 接触与摩擦条件设置 | 第64-65页 |
4.3 工艺参数对临界切削过程的影响与实验研究 | 第65-75页 |
4.3.1 进给率对切削效果的影响 | 第65-67页 |
4.3.2 切削深度对切削效果的影响 | 第67-69页 |
4.3.3 刀具前角对切削效果的影响 | 第69-71页 |
4.3.4 刀尖圆弧半径对切削效果的影响 | 第71-73页 |
4.3.5 刀具斜切角对切削效果的影响 | 第73-75页 |
4.4 工艺参数的优选 | 第75-7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5章 ZnS晶体超精密车削工艺实验 | 第78-96页 |
5.1 引言 | 第78页 |
5.2 实验及检测设备 | 第78-80页 |
5.3 工艺参数对改善加工效果的作用及分析 | 第80-92页 |
5.3.1 刀具前角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80-82页 |
5.3.2 切削深度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82-84页 |
5.3.3 刀尖圆弧半径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84-87页 |
5.3.4 刀具斜切角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87-90页 |
5.3.5 进给率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90-92页 |
5.4 ZnS晶体最佳车削工艺方案的优选 | 第92-94页 |
5.4.1 最优工艺方案及加工效果 | 第92-93页 |
5.4.2 其他因素的影响及简析 | 第93-9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结论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获得的学术成果及其他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