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工作原理分论文

相控阵卫星跟踪系统原理与角度测量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研究动态与发展现状第11-14页
    1.3 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系统架构与总体方案设计第16-26页
    2.1 系统框图与流程第16-20页
        2.1.1 系统硬件框图第16-17页
        2.1.2 系统数据流程第17-19页
        2.1.3 系统工作流程第19-20页
    2.2 总体方案设计第20-25页
        2.2.1 角度搜索/捕获过程第20-23页
        2.2.2 角度跟踪过程第23-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相控阵天线波束控制与虚位技术研究第26-37页
    3.1 平面阵列和波束控制第27-30页
    3.2 虚位技术研究第30-36页
        3.2.1 波束跃度第30-31页
        3.2.2 数字移相器虚位技术第31-35页
        3.2.3 数字移相量化误差的影响第35-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相控阵天线比相法角度测量仿真研究第37-64页
    4.1 阵列形式与坐标定义第37-38页
    4.2 二维测角算法第38-41页
        4.2.1 二维测角直接法第38-39页
        4.2.2 二维测角间接法第39-40页
        4.2.3 系统实际处理方法第40-41页
    4.3 仿真实验验证第41-42页
        4.3.1 基本思想第41-42页
        4.3.2 仿真流程第42页
    4.4 理想情况下的测角仿真第42-47页
        4.4.1 理想情况下测向精度随SNR变化情况第42-44页
        4.4.2 理想情况下测向精度随快拍数变化情况第44-45页
        4.4.3 理想情况下侧向精度随入射角变化情况第45-47页
    4.5 非理想情况下的仿真结果第47-60页
        4.5.1 只考虑幅度不一致性第47-52页
        4.5.2 只考虑相位不一致性第52-58页
        4.5.3 幅度和相位误差都考虑的情况第58-60页
    4.6 幅相误差来源分析第60-63页
        4.6.1 数字式移相器与衰减器的误差第61页
        4.6.2 虚位技术引入的误差第61-62页
        4.6.3 馈电网络的误差第62页
        4.6.4 阵元失效的误差第62页
        4.6.5 其它的随机误差第62-63页
    4.7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五章 比相法二维角度测量实验研究第64-74页
    5.1 测试方案设计第64-66页
        5.1.1 数据采集系统硬件介绍第64-65页
        5.1.2 接收天线安装方式第65-66页
    5.2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第66-67页
        5.2.1 实验操作说明第66页
        5.2.2 实验数据处理第66-67页
    5.3 暗室测量结果与分析第67-71页
        5.3.1 俯仰角测角精度实验验证第67-68页
        5.3.2 不同码速率对测角误差影响第68页
        5.3.3 不同发射功率对测角误差影响第68-69页
        5.3.4 系统稳健性实验验证第69-70页
        5.3.5 二维测角精度实验验证第70-71页
    5.4 实验测试误差分析第71-73页
    5.4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74-76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74页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及内容第74-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紧急情况下DTN网络的移动模型和路由算法的研究
下一篇:全息张量阻抗调制表面天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