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35页 |
1.1 聚氯乙烯简介 | 第17-19页 |
1.1.1 聚氯乙烯树脂 | 第17页 |
1.1.2 聚氯乙烯制品的加工 | 第17-19页 |
1.2 聚氯乙烯的阻燃性能 | 第19-26页 |
1.2.1 聚氯乙烯阻燃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1.2.2 聚氯乙烯的热分解 | 第20-21页 |
1.2.3 阻燃剂 | 第21-24页 |
1.2.3.1 阻燃增塑剂 | 第21-22页 |
1.2.3.2 三氧化二锑(Sb_2O_3) | 第22页 |
1.2.3.3 含卤阻燃剂 | 第22-23页 |
1.2.3.4 无机阻燃剂及填料 | 第23-24页 |
1.2.4 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 | 第24-26页 |
1.2.4.1 氢氧化铝阻燃机理及优势 | 第24-25页 |
1.2.4.2 氢氧化铝的阻燃效果的改善 | 第25-26页 |
1.2.5 阻燃表征方法 | 第26页 |
1.3 聚氯乙烯的交联改性 | 第26-29页 |
1.3.1 聚氯乙烯的非可逆交联 | 第26-27页 |
1.3.2 聚氯乙烯的可逆交联 | 第27-29页 |
1.3.2.1 Diels-Alder反应交联体系 | 第28-29页 |
1.3.2.2 热可逆性的表征 | 第29页 |
1.4 可逆交联聚合物的形状记忆性 | 第29-32页 |
1.4.1 热致性形状记忆聚合物 | 第30-31页 |
1.4.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应用 | 第31页 |
1.4.3 聚氯乙烯形状记忆聚合物研究进展 | 第31-32页 |
1.5 本研究采用的阻燃体系及交联体系 | 第32页 |
1.6 论文选题的立论、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32-35页 |
1.6.1 论文选题立论与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阻燃可逆交联聚氯乙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5-61页 |
2.1 原料与仪器 | 第35-36页 |
2.1.1 原料 | 第35-36页 |
2.1.2 仪器 | 第36页 |
2.2 加工工艺 | 第36-37页 |
2.2.1 物料混合 | 第36-37页 |
2.2.2 模压成型 | 第37页 |
2.3 测试及表征方法 | 第37-40页 |
2.3.1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7页 |
2.3.2 凝胶含量(%) | 第37-38页 |
2.3.3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第38页 |
2.3.4 力学性能测试 | 第38页 |
2.3.4.1 弯曲强度 | 第38页 |
2.3.4.2 冲击强度 | 第38页 |
2.3.4.3 拉伸强度 | 第38页 |
2.3.5 变温扭矩测定热可逆性 | 第38-39页 |
2.3.6 维卡软化点 | 第39页 |
2.3.7 氧指数(LOI)测试 | 第39页 |
2.3.8 热失重(TG)测试 | 第39页 |
2.3.9 活化指数测试 | 第39-40页 |
2.4 材料样品准备 | 第40-46页 |
2.4.1 基本阻燃剂的选择 | 第40页 |
2.4.2 氢氧化铝与聚氯乙烯的反应可能性问题 | 第40-42页 |
2.4.3 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 | 第42-43页 |
2.4.4 改性氢氧化铝作为阻燃 | 第43-44页 |
2.4.5 聚磷酸铵-氢氧化铝复配物作为阻燃剂 | 第44-46页 |
2.5 结果与讨论 | 第46-60页 |
2.5.1 氢氧化铝与聚氯乙烯的反应可能性认定 | 第46-48页 |
2.5.1.1 氯甲基化苯乙烯三聚与氢氧化铝反应可能性问题 | 第46-47页 |
2.5.1.2 聚氯乙烯与氢氧化铝反应可能性问题 | 第47-48页 |
2.5.2 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 | 第48-55页 |
2.5.2.1 热可逆性能表征 | 第48-51页 |
2.5.2.2 氢氧化铝添加量对材料热可逆性能的影响 | 第51-52页 |
2.5.2.3 氢氧化铝添加量对材料氧指数的影响 | 第52-53页 |
2.5.2.4 氢氧化铝添加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2.5.3 改性氢氧化铝作为阻燃剂 | 第55-58页 |
2.5.3.1 改性氢氧化铝的活化指数 | 第55页 |
2.5.3.2 改性剂与氢氧化铝之间的作用 | 第55-56页 |
2.5.3.3 改性氢氧化铝在聚氯乙烯中的分散性 | 第56-57页 |
2.5.3.4 改性氢氧化铝对材料的阻燃效果 | 第57页 |
2.5.3.5 改性氢氧化铝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2.5.4 聚磷酸铵-氢氧化铝复合物作为阻燃剂 | 第58-60页 |
2.5.4.1 聚磷酸铵-氢氧化铝复合物的阻燃效果 | 第58-59页 |
2.5.4.2 聚磷酸铵-氢氧化铝复合物对材料热重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2.6 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阻燃可逆交联聚氯乙烯材料的形状记忆性研究 | 第61-73页 |
3.1 原料与仪器 | 第61页 |
3.2 材料样品准备 | 第61-63页 |
3.2.1 形状记忆特性研究试样的制备 | 第61-62页 |
3.2.2 可逆交联阻燃管材的挤出 | 第62-63页 |
3.3 测试与表征 | 第63-64页 |
3.3.1 管材基本性能测试 | 第63页 |
3.3.2 特定时间的回复角度的确定 | 第63-6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4-72页 |
3.4.1 氢氧化铝加入量对材料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 第64-67页 |
3.4.2 样品厚度对材料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 第67-69页 |
3.4.3 样品弯曲的曲率半径对材料形状记忆特性的影响 | 第69-70页 |
3.4.4 管材的基本性能 | 第70-72页 |
3.5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85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5-86页 |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6-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