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圣到世俗--主题学视域下的鄂伦春族“摩苏昆”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0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一、研究论著 | 第11页 |
二、学术论文 | 第11-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摩苏昆”概说 | 第15-30页 |
第一节 “摩苏昆”的语义、语源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摩苏昆”传承的生态文化环境 | 第16-22页 |
一、渔猎文化背景 | 第16-18页 |
二、淳朴的民俗民风 | 第18-20页 |
三、人杰地灵新鄂乡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摩苏昆”传承的发展历程 | 第22-29页 |
一、1911年——1949年的“摩苏昆”传承 | 第23-25页 |
二、1953年——1980年的“摩苏昆”传承 | 第25-26页 |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摩苏昆”传承 | 第26-29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摩苏昆”中的英雄史诗主题 | 第30-56页 |
第一节 情节模式 | 第32-35页 |
第二节 母题解读 | 第35-43页 |
一、神奇生长——建功立业的预示 | 第36-37页 |
二、征战遇难——无法逃避的成人礼 | 第37-42页 |
三、凯旋成婚——完美的人生追求 | 第42-43页 |
第三节 形象分析 | 第43-55页 |
一、英雄——理想的人生模式 | 第43-47页 |
二、对头——坚决勇敢的斗争 | 第47-50页 |
三、相助者与赠予者——美好愿望的憧憬 | 第50-5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 “摩苏昆”中的民间叙事诗主题 | 第56-74页 |
第一节 “摩苏昆”中的民间叙事诗分类 | 第56-61页 |
一、以神话传说为基础的叙事诗 | 第57-58页 |
二、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的叙事诗 | 第58-61页 |
第二节 “摩苏昆”民间叙事诗的母题 | 第61-67页 |
一、孤儿——苦难的衷诉 | 第61-62页 |
二、萨满文化——神圣的延续 | 第62-66页 |
三、变形——奇特浪漫的想象 | 第66-67页 |
第三节 形象分析 | 第67-72页 |
一、乌娜季——勇敢坚毅的追寻 | 第68-70页 |
二、破坏者——幸福人生的阻碍 | 第70-72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72-74页 |
第五章 “摩苏昆”中的英雄史诗与民间叙事诗之比较 | 第74-85页 |
第一节 神圣与世俗 | 第74-78页 |
一、内容:单一与多元 | 第74-76页 |
二、人物:英雄与普通人 | 第76-78页 |
第二节 神圣到世俗 | 第78-81页 |
一、集体记忆的传唱 | 第78-80页 |
二、民族精神的讴歌 | 第80-81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81-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