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论文--飞行控制论文

大柔性飞行器结构建模与姿态控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注释表第11-13页
缩略词第13-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3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3 大柔性飞行器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第16-21页
        1.3.1 国内外开展的主要项目第16-18页
        1.3.2 气动弹性与飞行动力学耦合分析第18-19页
        1.3.3 数值分析方法第19页
        1.3.4 模型降阶技术第19-20页
        1.3.5 气动弹性控制技术第20-21页
    1.4 论文内容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大柔性飞行器结构动力学建模第23-35页
    2.1 引言第23页
    2.2 基于虚功原理的大柔性机翼运动方程推导第23-28页
        2.2.1 虚功原理第23页
        2.2.2 刚性机身虚功第23-26页
        2.2.3 柔性机翼虚功第26-28页
    2.3 离散化机翼运动学关系第28-30页
        2.3.1 单元常值应变表达第28-29页
        2.3.2 结构构件运动关系第29-30页
    2.4 非定常气动力模型第30-31页
    2.5 完整的微分方程第31-32页
    2.6 秃鹰大柔性飞行器模型第32-34页
    2.7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大柔性飞行器运动特性分析第35-57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大柔性飞行器稳定性分析第35-36页
    3.3 离散化结构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方法第36-38页
    3.4 大柔性飞行器主动操纵下的变形模式第38-44页
        3.4.1 推力对飞行器变形模式影响分析第38-41页
        3.4.2 操纵舵面对飞行器变形模式影响分析第41-44页
    3.5 大气扰动下大柔性飞行器运动特性分析第44-56页
        3.5.1 大气扰动模型第44-48页
        3.5.2 大气扰动对飞行器的作用第48-49页
        3.5.3 突风扰动下大柔性飞行器运动特性分析第49-52页
        3.5.4 紊流扰动下大柔性飞行器运动特性分析第52-53页
        3.5.5 突风与紊流共同扰动下大柔性飞行器运动特性分析第53-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大柔性飞行器动力学模型降阶第57-69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模型简化方法第57-62页
        4.2.1 平衡降阶方法第57-60页
        4.2.2 最优Hankel范数近似第60-61页
        4.2.3 不稳定模型的化简第61-62页
    4.3 大柔性飞行器的模型简化第62-68页
        4.3.1 同一阶数不同方法模型降阶第62-64页
        4.3.2 同一方法不同阶数模型降阶第64-66页
        4.3.3 降阶模型与原始系统的输出响应对比第66-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大柔性飞行器姿态跟踪控制设计第69-79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最优输出跟踪控制器设计第69-73页
        5.2.1 LQR-PI控制器原理第69-70页
        5.2.2 状态观测器设计第70-71页
        5.2.3 大柔性飞行器LQR-PI控制器第71-73页
    5.3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设计第73-78页
        5.3.1 基于LQR-PI的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第74-77页
        5.3.2 大柔性飞行器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第77-78页
    5.4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1页
    6.1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第79页
    6.2 后续工作展望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代理模型的L型双加筋板结构动力学优化设计
下一篇:盲均衡算法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抗多径干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