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小产权房购置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7-18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6页 |
1.3.1 国内小产权房相关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2 国外小产权房相关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1.3.3 购房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第23-25页 |
1.3.4 文献评述 | 第25-26页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1.6 主要创新点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小产权房概述及理论基础 | 第29-39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29-30页 |
2.1.1 大产权房概念 | 第29页 |
2.1.2 有限产权房概念 | 第29页 |
2.1.3 小产权房概念 | 第29页 |
2.1.4 大产权房、有限产权房和小产权房的关系 | 第29-30页 |
2.2 小产权房形成原因 | 第30-32页 |
2.2.1 小产权房问题的法律成因 | 第30-31页 |
2.2.2 小产权房问题的经济成因 | 第31页 |
2.2.3 小产权房问题的社会成因 | 第31-32页 |
2.3 购置小产权房潜在风险 | 第32-33页 |
2.4 小产权房的影响 | 第33-37页 |
2.4.1 小产权房问题的正面影响 | 第33-34页 |
2.4.2 小产权房问题的负面影响 | 第34-37页 |
2.5 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2.5.1 住房需求理论 | 第37页 |
2.5.2 行为决策理论 | 第37-38页 |
2.5.3 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 第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起源、现状及治理困境 | 第39-54页 |
3.1 广州市小产权房历史起源 | 第39-41页 |
3.1.1 早期国家政策的允许 | 第39页 |
3.1.2 著名的“太和模式” | 第39-40页 |
3.1.3 土地财政逻辑 | 第40页 |
3.1.4 利益的博弈 | 第40-41页 |
3.2 广州市小产权房发展现状 | 第41-46页 |
3.2.1 广州市小产权房数量概况 | 第41-42页 |
3.2.2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类型 | 第42-43页 |
3.2.3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分布 | 第43-45页 |
3.2.4 广州市小产权房房屋质量与配套设施概况 | 第45页 |
3.2.5 广州市小产权房的特征 | 第45-46页 |
3.3 广州市小产权房销售现状 | 第46-49页 |
3.3.1 广州市小产权销售价格 | 第46-47页 |
3.3.2 广州市小产权房销售方式 | 第47-49页 |
3.3.3 广州市小产权房销售对象 | 第49页 |
3.4 广州市小产权房治理现状及困境 | 第49-52页 |
3.4.1 广州市小产权房治理现状 | 第49-50页 |
3.4.2 广州小产权房治理困境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广州市小产权房购置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82页 |
4.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54-56页 |
4.1.1 问卷设计过程 | 第54-55页 |
4.1.2 问卷设计主要内容 | 第55页 |
4.1.3 数据收集 | 第55-56页 |
4.2 变量选择与分析 | 第56-59页 |
4.2.1 个人特征 | 第56-58页 |
4.2.2 心理特征 | 第58页 |
4.2.3 环境特征 | 第58-59页 |
4.3 模型选择与构建 | 第59-64页 |
4.3.1 模型选择 | 第59页 |
4.3.2 Logistic模型构建 | 第59-62页 |
4.3.3 Logistic模型变量简析 | 第62-64页 |
4.4 受访者统计分析 | 第64-69页 |
4.4.1 受访者购置意愿统计 | 第64-65页 |
4.4.2 受访者个人特征统计 | 第65-67页 |
4.4.3 受访者心理特征统计 | 第67-68页 |
4.4.4 受访者环境特征统计 | 第68-69页 |
4.5 购置意愿与特征分析 | 第69-74页 |
4.5.1 购置意愿与受访者个人特征分析 | 第69-72页 |
4.5.2 购置意愿与受访者心理特征分析 | 第72-73页 |
4.5.3 购置意愿与受访者环境特征分析 | 第73-74页 |
4.6 回归分析与结果讨论 | 第74-81页 |
4.6.1 回归分析 | 第74-78页 |
4.6.2 结果讨论 | 第78-8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五章 广州小产权房治理对策与建议 | 第82-90页 |
5.1 广州市小产权房治理具体措施 | 第82-85页 |
5.1.1 加大投机行为打击力度 | 第82页 |
5.1.2 加大宣传力度 | 第82-83页 |
5.1.3 规范村集体行为 | 第83页 |
5.1.4 界定小产权房概念和范畴 | 第83-84页 |
5.1.5 建立广州市小产权房数据库 | 第84页 |
5.1.6 转为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 | 第84-85页 |
5.2 广州市小产权房长效治理机制建设 | 第85-90页 |
5.2.1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推动集体土地入市 | 第85-86页 |
5.2.2 构建新型领导监督管理体系 | 第86-88页 |
5.2.3 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供应管理体系 | 第88-9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0页 |
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附录 | 第102-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