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修缮和仿造论文

寒地砖构文物建筑的冻害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研究综述第10-11页
        1.1.1 课题来源第10页
        1.1.2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的简析第13-14页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第14-15页
        1.3.1 研究对象第14页
        1.3.2 相关概念解析第14-15页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1.4.1 课题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2 课题研究方法第16-17页
    1.5 论文框架第17-18页
第2章 寒地砖构文物建筑冻害的现状调研第18-40页
    2.1 寒地文物建筑的自然环境因素第18-24页
        2.1.1 我国建筑冻害区的划分第18-21页
        2.1.2 高寒的气候条件第21-23页
        2.1.3 微碱的土壤环境第23-24页
    2.2 寒地文物建筑砖砌体的材料属性第24-32页
        2.2.1 砖的材料属性第24-27页
        2.2.2 胶结材料属性第27-29页
        2.2.3 砖砌体结构属性第29-32页
    2.3 寒地砖构文物建筑的冻害普查第32-38页
        2.3.1 城镇样本的选取第32-33页
        2.3.2 建筑样本的选取第33-34页
        2.3.3 样本文物建筑冻害的现状第34-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寒地砖构文物建筑冻害的形态第40-64页
    3.1 墙体裂缝冻害形态第40-48页
        3.1.1 墙体裂缝的基本形态第40-44页
        3.1.2 墙体裂缝的分布状况第44-46页
        3.1.3 墙体裂缝的冻害规律第46-48页
    3.2 墙体酥碱冻害形态第48-55页
        3.2.1 墙体酥碱的基本形态第48-51页
        3.2.2 墙体酥碱的分布状况第51-53页
        3.2.3 墙体酥碱的冻害规律第53-55页
    3.3 墙体灰缝脱落冻害形态第55-63页
        3.3.1 墙体灰缝脱落的基本形态第55-59页
        3.3.2 墙体灰缝脱落的分布状况第59-61页
        3.3.3 墙体灰缝脱落的冻害规律第61-63页
    3.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4章 寒地砖构文物建筑冻害的机理第64-84页
    4.1 寒地砖构文物建筑的墙体水分滞留第64-70页
        4.1.1 水分来源第64-66页
        4.1.2 墙体内部水分的滞留第66-68页
        4.1.3 墙体表面水分的滞留第68-69页
        4.1.4 可溶性盐的滞留第69-70页
    4.2 寒地砖构文物建筑的冻融循环作用第70-74页
        4.2.1 寒地环境的冻融循环第70-71页
        4.2.2 建筑的冻融循环作用第71-73页
        4.2.3 地基的冻融循环作用第73-74页
    4.3 寒地砖构文物建筑的冻害薄弱环节第74-82页
        4.3.1 墙体裂缝发生的薄弱环节第74-78页
        4.3.2 墙体酥碱发生的薄弱环节第78-80页
        4.3.3 墙体灰缝脱落发生的薄弱环节第80-82页
    4.4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结论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附录第90-10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3-105页
致谢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自然通风模拟的严寒地区开放式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下一篇:800m 超大跨度穹顶结构选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