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1 构属植物种类及其分布生境 | 第11页 |
1.2 构树生物学特性及其地域分布 | 第11-12页 |
1.3 构树资源利用价值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野生构树资源量及利用现状 | 第13-14页 |
1.5 我国食药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1.6 我国食药用菌产业面临的问题 | 第15页 |
1.7 食用菌新型栽培原料研究开发现状 | 第15-17页 |
1.8 研究的创新性及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9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野生构树木屑营养成分测定 | 第20-2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3页 |
2.3 讨论 | 第23-25页 |
3 野生构树木屑浸出液对菌丝发育的影响 | 第25-3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3.2.1 高浓度木屑浸出液对食药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2 低浓度木屑浸出液对食药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 讨论 | 第30-31页 |
4 野生构树木屑袋料栽培灵芝试验 | 第31-37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31-33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6页 |
4.2.1 基质中构树木屑添加量对灵芝发菌速度的影响 | 第33页 |
4.2.2 构树木屑基质栽培灵芝菌丝体生长特征 | 第33-34页 |
4.2.3 构树木屑基质栽培灵芝子实体外观及产量特征 | 第34-36页 |
4.3 讨论 | 第36-37页 |
5 模拟工厂化条件下构树木屑栽培高温白灵菇试验 | 第37-44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5.1.1 试验材料 | 第37-38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39-42页 |
5.2.1 基质中构树木屑添加量对白灵菇发菌速度的影响 | 第39-41页 |
5.2.2 基质中构树木屑添加量对白灵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 第41页 |
5.2.3 高温白灵菇工厂化栽培技术要点 | 第41-42页 |
5.3 讨论 | 第42-44页 |
6 野生构树木屑袋料栽培杏鲍菇试验 | 第44-48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6.1.1 试验材料 | 第44页 |
6.1.2 试验方法 | 第44-45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6.2.1 基质中构树木屑添加量对杏鲍菇菌发菌速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6.2.2 基质中构树木屑添加量对杏鲍菇产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6.3 讨论 | 第47-48页 |
7 野生构树木屑袋料栽培平菇试验 | 第48-52页 |
7.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7.1.1 试验材料 | 第48页 |
7.1.2 试验方法 | 第48-49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7.2.1 基质中构树木屑添加量对平菇发菌速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7.2.2 基质中构树木屑添加量对平菇子实体外观和产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7.3 讨论 | 第51-52页 |
8 总结与建议 | 第52-54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8.2 本研究的不足及尚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