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土壤源热泵系统在江苏地区运行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说明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土壤源热泵系统的特点第13-14页
    1.3 土壤源热泵系统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现状第14-18页
        1.3.1 土壤源热泵国内外研究第14-16页
        1.3.2 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二章 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测定第19-27页
    2.1 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测定方法第19-20页
        2.1.1 土壤类型辨别法第19页
        2.1.2 热盘法第19页
        2.1.3 探针法第19-20页
        2.1.4 现场测试法第20页
    2.2 岩土热响应试验的测试装置第20-23页
        2.2.1 测试原理第20-21页
        2.2.2 仪器与设备第21页
        2.2.3 测试具体步骤第21-23页
    2.3 岩土热响应测试的数据处理方法第23-24页
        2.3.1 土壤初始温度第23页
        2.3.2 土壤热物性第23-24页
        2.3.3 地埋管单位管长换热量第24页
    2.4 岩土热响应测试实例数据整理与分析第24-26页
        2.4.1 土壤初始温度第24页
        2.4.2 岩土热物性参数第24-25页
        2.4.3 测试工况下单位地埋管换热能力第25-26页
        2.4.4 其它工况下埋管换热能力计算第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土壤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测试研究第27-60页
    3.1 项目概况第27-29页
        3.1.1 系统冷热源第27页
        3.1.2 空调水系统第27-28页
        3.1.3 空调风系统第28页
        3.1.4 智能自动控制系统第28-29页
    3.2 工程测试装置第29-36页
        3.2.1 测试系统原理第29页
        3.2.2 测试工程概况第29-30页
        3.2.3 测试设备仪器第30-35页
        3.2.4 测试内容第35-36页
    3.3 测试数据处理方法第36-37页
        3.3.1 地源侧放热量第36页
        3.3.2 系统总制冷量第36页
        3.3.3 系统总功率第36页
        3.3.4 系统的能效系数COP第36页
        3.3.5 单位管长换热量第36-37页
        3.3.6 室内空调效果第37页
    3.4 测试结果与分析第37-51页
        3.4.1 土壤的初始温度第37页
        3.4.2 土壤源热泵系统正常运行工况第37-40页
        3.4.3 土壤源热泵系统变流量运行工况第40-42页
        3.4.4 土壤源热泵系统间歇运行工况第42-45页
        3.4.5 地埋管区域匹配测试第45-51页
    3.5 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运行特性分析第51-57页
        3.5.1 不同运行模式对室内空调效果的影响第51-53页
        3.5.2 不同运行模式对系统能效的影响第53-54页
        3.5.3 不同运行模式对地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第54-56页
        3.5.4 不同运行模式对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恢复的影响第56-57页
    3.6 实验误差分析第57-59页
        3.6.1 温度测量误差第58页
        3.6.2 流量测量误差第58页
        3.6.3 间接测量误差第58-59页
    3.7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的模拟第60-75页
    4.1 传热模型的理论基础第60页
    4.2 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的建立第60-63页
        4.2.1 物理模型第60-61页
        4.2.2 数学模型第61-63页
    4.3 计算条件第63-64页
        4.3.1 初始与边界条件第63-64页
        4.3.2 模拟条件第64页
    4.4 传热模型的验证与结果分析第64-74页
        4.4.1 传热模型的验证第64-67页
        4.4.2 模拟结果分析第67-74页
    4.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5-78页
    5.1 主要研究结论第75-76页
    5.2 工作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的项目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电机组烟气余热利用的能源—经济—环境综合评价
下一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