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 | 第15-17页 |
1.2.3 观点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对象的概念厘定 | 第18-19页 |
1.3.1 社会管理 | 第18页 |
1.3.2 社会管理创新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1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5 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21-23页 |
1.5.1 新公共行政理论 | 第21页 |
1.5.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1.5.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22-23页 |
1.6 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23-26页 |
1.6.1 国外经验 | 第23-24页 |
1.6.2 国内经验 | 第24-25页 |
1.6.3 经验启示 | 第25-26页 |
1.7 本文创新及不足 | 第26-27页 |
1.7.1 本文创新 | 第26页 |
1.7.2 本文不足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成都市锦江区柳江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情况 | 第27-37页 |
2.1 柳江街道办事处概貌 | 第27页 |
2.2 柳江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 | 第27-33页 |
2.2.1 调整街道管理职能基本内容 | 第27-29页 |
2.2.2 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基本内容 | 第29-31页 |
2.2.3 培养发展社会组织基本内容 | 第31-33页 |
2.3 柳江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演变的历程 | 第33-35页 |
2.3.1 全能型政府阶段 | 第33-34页 |
2.3.2 管理型政府阶段 | 第34-35页 |
2.3.3 服务型政府阶段 | 第35页 |
2.4 柳江街道办事处社会管理创新的效果 | 第35-37页 |
2.4.1 社会效果 | 第35-36页 |
2.4.2 经济效果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设置分析 | 第37-45页 |
3.1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设置状况 | 第37-39页 |
3.1.1 目标设置的历史沿革 | 第37页 |
3.1.2 目标设置的现实状况 | 第37-38页 |
3.1.3 目标设置的主要方式 | 第38-39页 |
3.2 社会管理创新的目标设置内容 | 第39-41页 |
3.2.1 社会管理创新的组织构架 | 第39页 |
3.2.2 社会管理创新的功能实现 | 第39-40页 |
3.2.3 社会管理创新的运行程序 | 第40-41页 |
3.3 目标设置的应然分析与实然分析 | 第41-45页 |
3.3.1 目标设置的应然状态 | 第41-42页 |
3.3.2 目标设置的实然状况 | 第42-43页 |
3.3.3 目标设置的问题结症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社会管理创新的资源配置分析 | 第45-51页 |
4.1 社会管理创新的资源配置状况 | 第45-46页 |
4.1.1 资源配置的历史沿革 | 第45页 |
4.1.2 资源配置的现实状况 | 第45-46页 |
4.1.3 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 | 第46页 |
4.2 社会管理创新的资源配置内容 | 第46-48页 |
4.2.1 人力资源 | 第46页 |
4.2.2 财力资源 | 第46-47页 |
4.2.3 物力资源 | 第47-48页 |
4.3 资源配置的应然分析与实然分析 | 第48-51页 |
4.3.1 资源配置的应然状态 | 第48-49页 |
4.3.2 资源配置的实然状况 | 第49-50页 |
4.3.3 资源配置的问题结症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社会管理创新的技术运用分析 | 第51-58页 |
5.1 社会管理创新的技术运用状况 | 第51-53页 |
5.1.1 技术运用的历史沿革 | 第51页 |
5.1.2 技术运用的现实状况 | 第51-52页 |
5.1.3 技术运用的主要方式 | 第52-53页 |
5.2 社会管理创新的技术运用效果 | 第53-54页 |
5.2.1 技术运用是否有效 | 第53-54页 |
5.2.2 技术运用是否合理 | 第54页 |
5.3 技术运用的应然分析与实然分析 | 第54-58页 |
5.3.1 技术运用的应然状态 | 第54-55页 |
5.3.2 技术运用的实然状况 | 第55-56页 |
5.3.3 技术运用的问题结症 | 第56-58页 |
第六章 借鉴与启示 | 第58-64页 |
6.1 值得借鉴的做法 | 第58页 |
6.2 应当重视的问题 | 第58-61页 |
6.2.1 目标管理问题 | 第59-60页 |
6.2.2 资源配置问题 | 第60页 |
6.2.3 技术运用问题 | 第60-61页 |
6.3 解决问题的想法 | 第61-64页 |
6.3.1 加强社会管理领域的立法工作 | 第61页 |
6.3.2 落实政府职能权责一致 | 第61-62页 |
6.3.3 加大保障力度 | 第62页 |
6.3.4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 第62页 |
6.3.5 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 | 第62-63页 |
6.3.6 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机制 | 第63页 |
6.3.7 加快社区剥离行政化的进程 | 第63-6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7.1 结论 | 第64页 |
7.2 展望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