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Mark XIIA敌我识别系统的关键问题:数据加密和高效连续相位调制(CPM) | 第13-14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2 现代密码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1 密码设计技术的发展 | 第14-15页 |
1.2.2 分组密码分析技术的发展 | 第15页 |
1.3 串行级联CPM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CPM技术的发展 | 第15-16页 |
1.3.2 采用CPM编码传输的等效串行级联码模型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分组密码的理论研究 | 第18-28页 |
2.1 分组密码基本原理 | 第18-23页 |
2.1.1 分组密码模型 | 第18-19页 |
2.1.2 分组密码的结构 | 第19-23页 |
2.2 分组密码的分析方法 | 第23-27页 |
2.2.1 密码分析中的Kerckhoffs假设 | 第23页 |
2.2.2 分组密码的攻击类型 | 第23-24页 |
2.2.3 基于概率偏差的线性密码分析 | 第24-2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分组密码模块的设计与安全性分析 | 第28-50页 |
3.1 基于非线性S盒的DES密码器设计 | 第28-35页 |
3.1.1 固定初始密钥的轮密钥生成 | 第28-29页 |
3.1.2 基于非线性S盒的DES加解密过程 | 第29-35页 |
3.2 密码器的安全性分析 | 第35-44页 |
3.2.1 非线性S盒的线性逼近 | 第35-37页 |
3.2.2 多轮迭代结构的线性逼近 | 第37-40页 |
3.2.3 基于非线性S盒的DES线性分析 | 第40-44页 |
3.3 基于Logistic混沌映射的密钥改进 | 第44-46页 |
3.3.1 初值敏感的Logistic映射 | 第44-46页 |
3.3.2 基于Logistic映射的可变密钥生成 | 第46页 |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46-49页 |
3.4.1 基于非线性S盒的DES加解密结果 | 第46-47页 |
3.4.2 多轮迭代结构的线性攻击试验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CPM的内在编码特性研究 | 第50-68页 |
4.1 CPM的传统相位与倾斜相位状态分析 | 第50-55页 |
4.2 CPM的Rimoldi分解模型 | 第55-57页 |
4.3 MSK基于相位网格图的最大似然检测 | 第57-65页 |
4.3.1 MSK的正交调制与次优相干解调 | 第57-60页 |
4.3.2 基于Rimoldi分解的MSK调制 | 第60-61页 |
4.3.3 MSK优化路径选择的Viterbi算法研究 | 第61-65页 |
4.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65-67页 |
4.4.1 不同调制方式生成的MSK信号对比 | 第65-66页 |
4.4.2 MSK基于相位网格图的最大似然检测性能 | 第66-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五章 串行级联CPM的抗噪声干扰性能研究 | 第68-83页 |
5.1 级联码结构对比与串行级联CPM的选择分析 | 第68-69页 |
5.2 基于串行级联CPM的保密通信系统整体结构 | 第69-70页 |
5.3 降低复杂度的串行级联CPM迭代译码算法研究 | 第70-78页 |
5.3.1 基于BCJR的相位网格图检测算法 | 第70-73页 |
5.3.2 基于Max Log-MAP算法的似然外信息推导 | 第73-76页 |
5.3.3 MSK检测器基于相位网格图的码字先验信息推导 | 第76-78页 |
5.4 串行级联CPM的迭代译码仿真性能分析 | 第78-82页 |
5.4.1 基于分组交织器构造的串行级联CPM的译码性能 | 第78-79页 |
5.4.2 基于伪随机交织器构造的串行级联CPM的译码性能 | 第79-81页 |
5.4.3 不同交织器构造对串行级联CPM的性能对比 | 第81-8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8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附录A MSK解调仿真过程中信噪比的定义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