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表 | 第13-15页 |
数学符号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现状 | 第16-20页 |
1.1.1 无线通信发展历史 | 第16-17页 |
1.1.2 MIMO下行链路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1.3 空时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贡献 | 第20-21页 |
1.3 本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21-22页 |
第二章 下行MIMO系统现有传输方案 | 第22-32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传统多天线传输技术 | 第22-27页 |
2.2.1 空时编码技术 | 第22-24页 |
2.2.2 空分复用技术 | 第24-25页 |
2.2.3 空间调制技术 | 第25-27页 |
2.3 多天线传输技术比较 | 第27-31页 |
2.3.1 理论分析 | 第27-28页 |
2.3.2 仿真结果 | 第28-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快衰落信道下的分布式MIMO技术研究 | 第32-46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快衰落信道概述 | 第32-34页 |
3.2.1 多普勒频移 | 第32-33页 |
3.2.2 瑞利衰落信道 | 第33-34页 |
3.3 系统模型 | 第34-41页 |
3.3.1 导频辅助调制系统 | 第34-38页 |
3.3.2 递归最小均方检测算法 | 第38-40页 |
3.3.3 仿真结果 | 第40-41页 |
3.4 分布式天线系统 | 第41-45页 |
3.4.1 分布式系统简介 | 第41-42页 |
3.4.2 信道模型 | 第42-43页 |
3.4.3 仿真结果 | 第43-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空时编码辅助的空间调制技术 | 第46-66页 |
4.1 引言 | 第46页 |
4.2 传统空时编码辅助的空间调制技术概述 | 第46-53页 |
4.2.1 系统模型 | 第46-48页 |
4.2.2 编码原理 | 第48-51页 |
4.2.3 检测算法 | 第51-53页 |
4.3 低天线维度空时编码辅助的空间调制技术研究 | 第53-58页 |
4.3.1 空间调制系统中的天线选择技术 | 第53-56页 |
4.3.2 改进算法 | 第56-57页 |
4.3.3 仿真结果 | 第57-58页 |
4.4 高天线维度低码率空时编码辅助的空间调制技术研究 | 第58-65页 |
4.4.1 四根发送天线的情形 | 第58-59页 |
4.4.2 十六根发送天线的情形 | 第59-63页 |
4.4.3 仿真结果 | 第63-6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66-68页 |
5.1 本文贡献 | 第66页 |
5.2 未来研究方向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附表 | 第75-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