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概述 | 第12页 |
·煤制天然气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甲烷化催化剂 | 第13-22页 |
·活性组分 | 第13-19页 |
·载体的选择 | 第19-20页 |
·助剂的选择 | 第20-22页 |
·甲烷化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 | 第22-24页 |
·论文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4-26页 |
·研究目标 | 第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 第26-36页 |
·实验原料 | 第26-27页 |
·化学试剂及试验仪器 | 第26页 |
·实验气体 | 第26页 |
·实验主要设备 | 第26-27页 |
·催化剂制备 | 第27-28页 |
·载体的制备 | 第27页 |
·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催化剂活性测试 | 第28-31页 |
·催化剂活性评价流程及方法 | 第28-29页 |
·炉温的控制与计算 | 第29页 |
·流量的校正 | 第29-31页 |
·停留时间的确定 | 第31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34页 |
·色谱定性分析 | 第32-33页 |
·色谱定量分析 | 第33-34页 |
·催化剂表征 | 第34-36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4页 |
·程序升温还原(TPR) | 第34-35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5页 |
·热重分析(TG) | 第35页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35-36页 |
第三章 负载型钌催化剂CO甲烷化载体及活性组分研究 | 第36-48页 |
·不同载体负载钌催化剂的一氧化碳甲烷化研究 | 第36-37页 |
·活性组分对CO甲烷化的影响 | 第37-40页 |
·制备方法对钌催化剂一氧化碳甲烷化的影响 | 第40-44页 |
·浸渍方法对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SEM表征 | 第41-42页 |
·超声波浸渍时间和频率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 第42-44页 |
·金属负载量对钌催化剂的一氧化碳甲烷化影响 | 第44-47页 |
·负载量对钌催化剂的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影晌 | 第44-46页 |
·催化剂XRD表征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制备条件对一氧化碳甲烷化的影响 | 第48-60页 |
·引言 | 第48页 |
·焙烧温度的影响 | 第48-52页 |
·活性评价 | 第48-50页 |
·XRD表征 | 第50页 |
·TPR表征 | 第50-51页 |
·TG表征 | 第51-52页 |
·催化剂还原温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助剂的影响 | 第54-57页 |
·过渡金属 | 第54-55页 |
·碱金属、碱土金属 | 第55-56页 |
·稀土氧化物 | 第56-57页 |
·氯离子的影响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反应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60-68页 |
·引言 | 第60页 |
·操作工艺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0-67页 |
·空速的影响 | 第60-62页 |
·原料气配比的影响 | 第62-63页 |
·反应温度的影晌 | 第63-64页 |
·催化剂热稳定性研究 | 第64-66页 |
·催化剂耐毒性研究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CO甲烷化反应机理初探 | 第68-72页 |
·催化条件下甲烷化反应的研究 | 第68-69页 |
·FTIR谱图分析 | 第69-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6页 |
·主要结论 | 第72-73页 |
·不足之处 | 第73页 |
·工作建议 | 第73-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发表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