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1-13页
        1.2.3 述评第13-14页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4-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4页
        1.3.2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5-17页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第17-23页
    2.1 概念界定第17-19页
        2.1.1 社区第17-18页
        2.1.2 城市社区治理第18-19页
        2.1.3 社区治理模式第19页
    2.2 理论基础第19-23页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第19-20页
        2.2.2 治理理论第20-23页
3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及其典型模式第23-29页
    3.1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历史变迁第23-25页
        3.1.1 改革开放之前:“单位制”社区治理第23-24页
        3.1.2 改革开放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街居制”迅速发展第24-25页
        3.1.3 20世纪90年代后期:“社区制”试点第25页
    3.2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典型模式第25-29页
        3.2.1 行政主导型模式:上海模式第25-26页
        3.2.2 居民自治型模式:沈阳模式第26-27页
        3.2.3 合作型治理模式:江汉模式第27-29页
4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第29-37页
    4.1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4.1.1 社区体制行政化色彩浓厚第29-30页
        4.1.2 城市社区居民缺乏参与意识第30-31页
        4.1.3 缺乏城市社区民间组织第31-32页
        4.1.4 城市社区专业人员力量不足第32-33页
    4.2 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存在问题的成因第33-37页
        4.2.1 传统体制的影响第33页
        4.2.2 参与机制和宣传教育不完善第33-34页
        4.2.3 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第34-35页
        4.2.4 社区培训及激励机制不健全第35-37页
5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经验借鉴第37-43页
    5.1 国外典型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特点第37-41页
        5.1.1 政府主导型模式:以新加坡为例第37-38页
        5.1.2 社区自治模式:以美国为例第38-40页
        5.1.3 过渡型的混合模式:以日本为例第40-41页
    5.2 国外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经验借鉴第41-43页
6 完善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对策建议第43-49页
    6.1 不断创新城市社区治理机制第43页
    6.2 加强社区居民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第43-44页
    6.3 政府主导向社区自治转变第44-45页
    6.4 建立社区民间组织第45-46页
    6.5 加强社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第46-49页
结束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境外宗教渗透与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研究--基于广东的研究
下一篇:郑州市中老年广场舞发展的现状分析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