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空间利用问题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23页 |
2.1 地下空间相关概念介绍 | 第13-17页 |
2.1.1 城市地下空间定义 | 第13页 |
2.1.2 城市地下空间分类 | 第13-15页 |
2.1.3 城市地下空间特点 | 第15页 |
2.1.4 地下空间权的定义 | 第15-16页 |
2.1.5 地下空间权的主要分类 | 第16-17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2.1 空间权理论 | 第17-19页 |
2.2.2 城市集约化利用理论 | 第19-20页 |
2.2.3 渐进式决策理论 | 第20-21页 |
2.2.4 区位理论 | 第21页 |
2.2.5 协同理论 | 第21-2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23-31页 |
3.1 国外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分析 | 第23-25页 |
3.1.1 日本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 | 第23-24页 |
3.1.2 北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 | 第24页 |
3.1.3 北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 | 第24-25页 |
3.1.4 其他欧洲国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状况 | 第25页 |
3.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分析 | 第25-29页 |
3.2.1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发展历程 | 第25-26页 |
3.2.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主要形态 | 第26-27页 |
3.2.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面临的瓶颈 | 第27-29页 |
3.3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经验总结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管理体系构建 | 第31-44页 |
4.1 国内外地下空间政策及法律发展 | 第31-38页 |
4.1.1 国外地下空间立法 | 第31-33页 |
4.1.2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政策规定 | 第33-36页 |
4.1.3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法律规定 | 第36-38页 |
4.2 我国地下空间政策研究 | 第38-39页 |
4.3 我国地下空间法律体系的构想 | 第39-41页 |
4.3.1 基本民事立法 | 第40页 |
4.3.2 专项立法 | 第40页 |
4.3.3 配套立法 | 第40-41页 |
4.4 探索我国地下空间管理体制 | 第41-4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五章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分析 | 第44-52页 |
5.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原则 | 第44-45页 |
5.1.1 地下空间分层竖向开发 | 第44-45页 |
5.1.2 选择适宜的平面空间聚合类型 | 第45页 |
5.2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成本模型测算 | 第45-48页 |
5.3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实证分析 | 第48-52页 |
第六章 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对策建议 | 第52-56页 |
6.1 鼓励商业向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发展 | 第52页 |
6.2 重视地下空间网络的规划设计 | 第52页 |
6.3 多样化建设人防工程体系 | 第52-53页 |
6.4 启动公共地下管道建设 | 第53-54页 |
6.5 逐步实现市政设施地下化 | 第54-55页 |
6.6 注重地下空间与城市的融合 | 第55-5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6-5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7.2 函待继续讨论的问题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