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1 紫花苜蓿的研究价值 | 第12-13页 |
1.1.1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 第12-13页 |
1.1.2 紫花苜蓿的水土保持价值 | 第13页 |
1.2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评定 | 第13-20页 |
1.2.1 紫花苜蓿的营养物质成分 | 第14-16页 |
1.2.2 影响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因素 | 第16-18页 |
1.2.3 紫花苜蓿的质量评判标准 | 第18-20页 |
1.3 紫花苜蓿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3.1 紫花苜蓿的遗传学价值 | 第20-21页 |
1.3.2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 第21-22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紫花苜蓿品种及刈割茬次对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 第23-32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3-26页 |
2.1.1 试验地的自然条件 | 第23页 |
2.1.2 供试品种 | 第23页 |
2.1.3 样品采集 | 第23页 |
2.1.4 样品制备 | 第23-24页 |
2.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4-26页 |
2.1.6 数据处理 | 第26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6-30页 |
2.2.1 不同茬次苜蓿产量的比较 | 第26-27页 |
2.2.2 不同茬次苜蓿常规营养成分的比较 | 第27-28页 |
2.2.3 不同茬次苜蓿钙磷的比较 | 第28-29页 |
2.2.4 不同茬次苜蓿营养价值的分析 | 第29-30页 |
2.3 讨论 | 第30-31页 |
2.3.1 刈割茬次对苜蓿的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第30页 |
2.3.2 影响苜蓿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因素 | 第30-31页 |
2.3.3 苜蓿营养价值的评定指标 | 第31页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紫花苜蓿品种不同时期刈割对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 | 第32-41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2页 |
3.1.1 试验地的自然条件 | 第32页 |
3.1.2 供试品种 | 第32页 |
3.1.3 样品采集 | 第32页 |
3.1.4 样品制备 | 第32页 |
3.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32页 |
3.1.6 数据处理 | 第32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2-38页 |
3.2.1 不同时期苜蓿产量的比较 | 第32-33页 |
3.2.2 不同时期苜蓿常规营养成分的比较 | 第33-35页 |
3.2.3 不同时期苜蓿钙磷的比较 | 第35-36页 |
3.2.4 同一时期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 | 第36-38页 |
3.3 讨论 | 第38-40页 |
3.3.1 不同的刈割期对苜蓿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2 不同的品种对苜蓿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3 苜蓿产量和营养价值的评定 | 第40页 |
3.4 小结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的文章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