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论文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探析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逻辑起点第9页
    1.2 研究背景第9-14页
        1.2.1 我国人工流产的现状第9-11页
        1.2.2 未婚人工流产増多的原因第11-13页
        1.2.3 未婚人工流产的危害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第15-16页
        1.4.1 国外相关研究回顾第15-16页
        1.4.2 国内相关研究回顾第16页
    1.5 基本架构与创新之处第16-19页
        1.5.1 基本架构第16-18页
        1.5.2 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2章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第19-28页
    2.1 核心概念界定第19-20页
    2.2 理论基础第20-23页
        2.2.1 社会支持理论第20页
        2.2.2 归因理论第20-21页
        2.2.3 大五人格理论第21-23页
        2.2.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第23页
    2.3 研究对象与研究假设第23-24页
        2.3.1 研究对象第23-24页
        2.3.2 研究假设第24页
    2.4 研究方法第24-28页
        2.4.1 文献研究第24页
        2.4.2 问卷研究第24-26页
        2.4.3 访谈研究第26-28页
第3章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的核心表征:焦虑与抑郁第28-35页
    3.1 量表结果统计与分析第28-30页
        3.1.1 未婚组与已婚组焦虑与抑郁程度的差异检验第28-29页
        3.1.2 个体焦虑与抑郁程度的相关性第29页
        3.1.3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存在突出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第29-30页
    3.2 访谈记录与不良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0-33页
        3.2.1 生理需要受影响第30-31页
        3.2.2 安全需要受到影响第31页
        3.2.3 爱与归属的需要面对冲突第31-32页
        3.2.4 尊重的需要受到影响第32页
        3.2.5 自我实现的需要无望第32-33页
    3.3 不良心理问题的消极影响第33-35页
        3.3.1 生理危害第33页
        3.3.2 影响工作或学习第33-34页
        3.3.3 造成人际关系紧张第34页
        3.3.4 社会危害第34-35页
第4章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的关联因素:人格与社会第35-42页
    4.1 未婚人工流产女性心理问题关联因素的相关分析第35-40页
        4.1.1 人口学相关第35-36页
        4.1.2 社会支持相关第36-37页
        4.1.3 归因方式相关第37-39页
        4.1.4 人格相关第39-40页
    4.2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40-42页
        4.2.1 心理状态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第40-41页
        4.2.2 人格特征与社会支持度的回归分析第41-42页
第5章 问题的回应策略:社会支持、干预与预防第42-51页
    5.1 缓解个体不良情绪的干预建议第42-46页
        5.1.1 医疗机构的围术期干预第42-44页
        5.1.2 归因干预第44-45页
        5.1.3 人格培养第45-46页
        5.1.4 推广流产后关爱服务第46页
    5.2 预防未婚先孕的策略:多元社会支持第46-51页
        5.2.1 加强性观念和性知识的基础教育第47-48页
        5.2.2 优化学校的相关管理第48页
        5.2.3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第48-49页
        5.2.4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第49-50页
        5.2.5 加强媒体的正确引导第50-51页
第6章 结语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附录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第59-60页
附录2 人际归因量表第60-61页
附录3 大五人格量表简化版(NEO-FFI)第61-63页
附录4 焦虑自评量表(SAS)第63-64页
附录5 抑郁自评量表(SDS)第64-65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实务研究--以深圳市盐田区X社区为例
下一篇:小组工作介入流动人口背景下家庭暴力研究--以“男性支持”小组为例